趣味语文(诗词)

趣味语文(诗词)

趣味语文知识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集释月亮 ①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又如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②明月还常常蕴涵诗人的悲愁,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③有时明月还蕴含时空的永恒,如李白《把酒问月》:“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
”④月圆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喻新朋分离,事情不如意,如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燕子①燕子因结伴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
”②由于燕子有眷恋旧巢的习性,故又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菊花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
如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
如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 梅花 常常是坚忍不拔、高风亮节的人格象征 。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
?莲 ①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
”唐代皇甫嵩《采莲子》:“无端隔水抛莲子,要被人知半日羞 。
”②又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 。
竹子多为“坚贞”、“高雅”、“气节”的象征,如苏轼《绿竹筠》:“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
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
”又如刘兼《新竹》:“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 。
”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杨柳①柳谐音“留”,又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故杨柳便成为离愁别绪的象征 。
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②又常作故乡的象征,如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
”③又常被当作遣愁的凭借,如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
”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
”杜鹃鸟 ①凄凉、哀伤的象征,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
”又如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
”?②用以表现环境之凄凉,如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