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古诗词集锦( 二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泊秦淮】(杜牧"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浣溪沙】(晏殊"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 。
去年天气旧亭台 。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小园香径独徘徊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
【如梦令】(李清照"南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观书有感】(朱熹"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课外古诗词背诵 山中杂诗 年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
竹里馆 年代:唐 作者:王维 体裁:五绝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峨眉山月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春夜洛城闻笛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逢入京使 年代:唐 作者:岑参 体裁:七绝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滁州西涧 年代:唐 作者:韦应物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江南逢李龟年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绝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送灵澈上人 年代:唐 作者:刘长卿 体裁:五绝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约客 年代:宋 作者:赵师秀 体裁:七绝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论诗 年代:清 作者:赵翼 体裁:七绝 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要背的14首古诗词 上册: 1、观沧海 2、次北固山下 3、钱塘胡春行 4、西江月 5、天净沙 秋思 6、龟虽寿 7、过故人庄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泊秦淮 10、浣溪沙(晏殊的) 11、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12、如梦令 13、观书有感 14、题破山寺后禅院 15、夜雨寄北下册 1、木兰诗 2、山中杂诗 3、竹里馆 4、峨眉山月歌 5、春夜洛城闻笛 6、逢入京使 7、滁州西涧 8、江南逢李龟年 9、送灵澈上人 10、约客 11、论诗
内个,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所有的古诗词(包括课外的) 。
谢谢 。
展开全部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课外古诗词)峨眉山歌月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应该就这些了,具体内容我发百度云给你,请自行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5B6LASpFz8pTA3WAjyMQsg 密码:sgj9...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背诵练习那就是初中古诗喽观沧海作者: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7)竦 峙(sǒng zhì):高高耸立.竦,通耸,高. (8)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阳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汉:银河. (13)幸:庆幸. (14)甚:极点. (15)至:非常,(16)幸甚至哉:真是庆幸. (17)咏:歌吟 (18)咏志:即表达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咏志:以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解说 《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门行》第一章.《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汉乐府中《相如歌·瑟调曲》.“ 夏门”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书 ·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 《龟虽寿》四解(章).当作于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赏析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 《三体全集 签章典藏版(套装共3册)》读后感摘抄
- 查第格(插图珍藏版)读后感1000字
- 这才是心理学(第11版)读后感100字
- 《创新者的窘境(珍藏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 十年一品温如言 完美珍藏版(全三册)(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温
- 冰墩墩|冰墩墩会绝版吗
- 股市长线法宝(典藏版)读后感1000字
- 堂吉诃德:插图典藏版的读后感大全
- 柳林风声(插图版)读后感锦集
- 淘宝|淘宝特价版改10万销量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