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胶囊价格,复方红豆杉胶囊什么价?网上有买的么?( 三 )


在利益的驱动下 , 属于古老物种的野生红豆杉遭到了毁灭性砍伐,在中国南方许多红豆杉原产地已经难以找到它的身影 。保护和合理利用红豆杉物种成为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科学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为保存物种资源,中科院中山植物研究所(中山植物园)迁地保护研究室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引种了11棵原产于江西庐山的南方红豆杉 。
野生红豆杉“小森林”
时隔半个世纪后,11棵野生南方红豆杉在中山植物园已经长成了一片“小森林” 。
在植物园西北角的松柏园,采访人员昨日看到了这片由红豆杉、北美落羽杉等植物组成的天然小森林 。由于人迹少至,这里的植被非常丰富,但在山坡、沟壑旁不时就能见到南方红豆杉的身影 。这些红豆杉的树龄并不规则,有的已经长有十几米高,有的却低矮似灌木,随着地形高高低低分布,一些较大的树上现在还结有樱桃大的红豆果 。
李乃伟告诉采访人员,这些红豆杉都是上世纪50年代迁来的11棵野生红豆杉的后代,大约有600株左右 , 全为野生自然繁衍,其树龄结构也合理,有5年生、也有30年的大树,并且种群还在更新繁殖中 。
野生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繁殖困难,因此植物园的这片红豆杉是全世界非常罕见的后天形成的红豆杉种群 。
之所以由8棵(11棵树后来自然淘汰了3棵)树木形成这样的天然种群 , 专家们研究后发现,和南京尤其是中山植物园一带的小环境气候有关 。据介绍,中山植物园在紫金山和前湖之间 , 其环境结构颇类似于“地中海”,是同纬度野生植物的天然庇护港;此外,有70多年历史的中山植物园大部分区域都是人工林和自然林相结合,致使后天的栽培种子可以通过鸟雀虫豸传播到天然林中,在无人为干扰的条件下自然萌发 。
培养出“植物白金”
不过,中山植物园的“摇钱树林”却并非指这600棵红豆杉 。在植物园更偏僻东北角的园圃,还有一片紫杉醇的“试验田” 。
李乃伟告诉采访人员,上世纪80年代在全世界掀起了关于抗癌物质——紫杉醇的研究热后,专家们随即发现,完全依靠野生红豆杉树提取紫杉醇极容易造成自然资源的严重匮乏,因此许多发达国家转而研究红豆杉树的人工基因培养 。美国科学家将欧洲红豆杉和中国红豆杉杂交出一种人工新品种:曼地亚红豆杉 , 它的生长速度更快,紫杉醇含量更高,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更重要的是可以完全替代和保护野生的红豆杉种质 。
中山植物园的科研工作人员在1998年在国内首先率先引进了曼地亚红豆杉并且开始对其本地驯化 。经过8年努力,中山植物园培养出了性能更高的曼地亚红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