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词的感受( 二 )
读了李白的诗谈一下对他作品的感受李白于天宝十二载游宣州,恰遇李华以监察御史身份来宣城办事,共登谢朓楼,乃作此诗 。
诗中抒发年华虚度、报国无门之苦闷情怀 。
通过对蓬莱文章、建安风骨、谢朓诗歌之豪情逸兴的赞美,在历史的深处勾勒出一个理想化的精神范型 。
而以此与烦忧现状作鲜明对照,更激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那样的无从消解的情感冲突高峰 。
此外,诗中采用时间穿插的艺术结构,强化了跌宕起伏的情感表达效果,而且对于“昨日”、“今日”之时间阶段性特征,皆以“弃我”、“乱我”为衡量标准,尤可见自我中心地位 。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起得突兀,他说:“以前的日子弃我而去已不能挽留,现在的日子只能使我心中充满烦恼忧愁”,开门见山地展示了这首诗的基调 。
但诗并没有延续着写烦说忧,下面六句是第二层,诗人笔锋一转展现出另一番天地 。
三、四句写秋季天高气爽,万里长风中雁群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正可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 。
五、六句写酣饮后的思想情绪 。
蓬莱本是传说中的仙山,多藏宝典秘录 。
东汉时人们称国家藏书处为蓬莱山,这里是用蓬莱文章代指汉代的文章 。
建安骨,指东汉建安年间(193-220)的诗文创作,曹操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所写诗文内容充实,语言质朴,风格刚健俊爽,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
小谢,即谢朓,为把谢朓和谢灵运区分开来,称谢灵运为大谢,谢朓为小谢 。
谢朓诗风清新秀丽,深为李白所喜爱 。
酒酣之后,李白思路大开,他想到了汉代宏伟的文章,建安诗的刚健风骨,身在谢朓楼,当然更想到在汉、唐之间出现的小谢的诗歌了 。
他对这些文化传统很仰慕,所以自负地用汉文、魏诗和小谢的成就来比较并称许李云和自己 。
想到这里,诗人的情感越发激动、高昂,于是就发出了七、八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的呼喊 。
他们都胸怀壮志豪情,要高飞远翥到天上去摘取明月 。
当然,上青天揽明月只是一种要求解除烦忧,追寻自由的幻想,这在现实世界中是做不到的 。
最终他还是跌落到现实的土地上来了!所以,作者笔锋一转,进入了第三层 。
第九、十句用了一个比喻,说道:就好比用刀切断水流一样,结果,水反而流得更急了,用饮酒取醉的办法去解除忧愁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酒醉后反更引发了内心的愁苦、愤懑 。
结尾两句是说在这个社会里理想不能实现,就只有等待有一天能够抽簪散发驾着一叶小舟驶向远方了 。
诗人将解除烦忧,获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明朝,这虽然也还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却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 。
与>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有异曲同工之妙 。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并不囿于七言,其语句之长短可以随抒情的需要而伸缩 。
像开头两句就是用散文句法表达内心浓重的烦忧 。
诗的中间部分从“多烦忧”一转而“酣高楼”、“览明月”,再转到“愁更愁”,又转到结句的“弄扁舟”,起伏跌宕,开阖变化,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有无法解开的烦忧之结 。
学习这首诗应弄清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感产生的特定背景,如天宝初年李白之被谗毁,天宝末年李林甫、杨国忠先后弄权,嫉贤妒能以及朝政之黑暗、腐朽等 。
展开
李白的诗词风格怎么样? 风格: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
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
特点: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
你对李白写的诗有何感受 历史上看,我们是个特别喜欢月亮的民族 。
入晚,我们抬头望月,想起住在那里面的嫦娥、张果老、吴刚、白兔和蟾蜍,再想起古典诗词中有关月亮的佳篇名句,有一种特别的感受 。
如果这也算是一种民族心理,那么最善于表现这种心理的诗人就是李白了 。
- 为啥不减肥
- 舌尖上的花香
- 闹洞房
- 心中有『鬼』
- 茭白|茭白的黑点是什么物质
- 诗人|唐代十大诗人排名,唐代最著名的十大诗人
- 李老爹出城
- 回来啦
- 读李修文散文集《山河袈裟》有感怎么写?
- 电工述职报告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