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无忧无虑的诗词( 三 )


——居里夫人21、童年时期的冲动仍然存在于我们的梦中 。
甚至可以说,我们梦中表现出来的欲望和欲望满足都来自于童年 。
——弗洛伊德22、梦的“显露的内容”都与近期的经验有关,“隐藏的内容”则与早期的童年经验有关 。
与近期经验相比,童年经验的影响要深刻得多 。
——弗洛伊德
...描写童年的诗句,突出童年的特点(欢乐,无忧无虑..........) 。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伦,侧坐莓苔草映身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观游鱼》【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
《田家》【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

《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
描写童年生活的古诗词夜书所见 (宋朝)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赏析: ①作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 。
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 。
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会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
、 ②诗歌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
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
一江秋水,满天黑暗,触耳寒声,诗人彻夜难眠必定是心有郁结,意有不顺 。
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
③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 。
通观全诗,整体而论,三、四两句写诗人客舟所见 。
儿童夜捉蟋蟀,兴致勃动,忘记了瑟瑟秋风、阵阵寒意,忽略了落木纷纷、秋江冷冷,深更半夜了,还津津有味地抓蟋蟀 。
那份专注痴迷,那份谨慎小心,那份起落不定的敏感,全在一举手一投足的举止中展露无遗 。
这种欢快有趣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勾起诗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追亿、留恋 。
一二两句也可以作这样的理解,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流露出一种漂泊不定、愁绪莫名的感觉,更反衬出诗人客居他乡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思念 。
(2)题: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
全诗四句均是写景 。
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子景 。
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秉灯夜游,捉弄蟋蟀,儿童欢悦,流露忘乎所以、得鱼忘筌之意 。
一悲一喜,相互映衬,均是不着痕迹地融汇在环境描写之中 。
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
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灯、秋童、秋舟、秋意,均是写动,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漆黑如墨,幽深莫测,黑暗无边,这是写静,静得凄神寒骨、惆怅满怀 。
萧萧风声,顽皮儿童,这些动态情景巧妙地反衬出深秋半夜的幽深寂静,更引发人们对寒凉静夜中诗人那颗愁绪难眠的苦况心灵的体味 。
③ 悲欢对比,以欢衬悲 。
一二句写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是悲景,传悲情;三四句写人,深夜挑促织,明灯照篱落,是乐景,传欢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