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诗词真迹( 二 )


新发现之二:找到了作者最初写诗动机的可靠依据 。
读者可能已经发现,日记本上的这首诗旁,周恩来全文抄录了苏轼的大江东去词 。
它明确的告诉我们,“大江歌罢”就是指吟罢苏轼的这首词,并非如有的人所推测的那样,是“泛指气势豪迈的歌曲” 。
在这本日记的首页上,周恩来写道:“我今年十九岁了,想起从小儿到今,真是一无所成,光阴白过 。
既无脸见死去的父母于地下,又对不起现在爱我教我照顾我的几位伯父、师长、朋友;若大着说,什么国家、社会,更是没有尽一点力了 。
俗语说得好:‘人要有志气’ 。
我如今按着这句话,立个报恩的志气,做一番事业 。
”以上这些,无疑都是深入探讨周恩来创作和书写这首诗的思想动机和心境的最可靠的依据 。
新发现之三:诗中的个别词句前后有重要的变化 。
细心的人还会发现,1918年1月1日的这首诗与1919 年3月所写的略有不同,前者的末句是“不酬蹈海亦英雄”,而后者则是“难酬蹈海亦英雄” 。
这“不”与“难”虽是一字之差,其内涵却有了重要的变化 。
何以见得呢?我们只需把1919年3月的诗后跋语研究一下便会发现,1918年1月1日写这首诗时,距东渡日本创作这首诗时仅隔了四五个月,虽说到日本后的状况并不尽如人意,但必竟仍是开始阶段,因此,“ 邃密群科济世穷”和“面壁十年图破壁”的宏图大志,依然是坚定不移的 。
这个“不酬”,有“假定”、“哪怕”的含量,可以看作是“未来时”的用语 。
然而,一年多以后再书写此诗时,周恩来已感到东渡日本的目的未能完全实现,他对此次东渡作了一个小结,因此将“不酬”改为“难酬”,这是“过去时”的用语,表明东渡的目的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虽然没有完全达到,但是也不虚此行,况且“邃密群科济世穷”和“面壁十年图破壁”的信念与决心仍未动摇,只是要“返国图他兴”罢了 。
此时他的心境虽多了几分凄惋与惆怅,但并不萎靡与颓唐! 同样一首诗,在旅日期间,在不同的环境与心境下,先后书写了三次,足见这首诗在作者心目中的分量:由此,人们把这首诗看作是解读周恩来旅日前后思想发展的一把钥匙,也就顺理成章了
怀念周恩来总理的诗词一月哀思举国悲,八亿神州泪汾飞 。
十里长街送总理,哭别总理心欲碎 。
目送伟人最后行,灵车西去不见归 。
悲痛欲绝愿己死,以换周公人间回 。
大有大无一身清,九州天地撒骨灰 。
人民爱戴对手敬,楷模夫妻人中最 。
四五清明再回首,百万之众又聚会 。
纪念碑下宣豪言,誓与豺狼永相对 。
理想信念最坚定,终身奋斗无怨悔 。
病魔缠身仍工作,日理万机您最累 。
改造到老学到老,自我批评身先垂 。
无私奉献不表功,人格形象更完美 。
忍辱负重顾大局,为使国家不倒退 。
鞠躬尽瘁振中华,死而后已为人类 。
历史长街人为证,心中永远一丰碑 。
今生今世谁能比,何年何日还有谁? ----------------------------- 仪表端庄好人杰,风度萧洒耐人味 。
德才兼备好领导,知识渊博有智慧 。
唯物主义好学者,实事求是忌虚伪 。
学习改造好榜样,自我批评更可贵 。
言传身教好师长,做人做官身先垂 。
为政清廉好典范,公房装修自交费 。
遵纪守法好楷模,严守机密夫人背 。
平易近人好公仆,自费进餐同排队 。
风雨同舟好伴侣,楷模夫妻人中最 。
风雨患难好知己,战友被批身相陪 。
同舟共济好朋友,民主党派同路随 。
走遍神州好行者,未能如愿家乡回 。
和平共处好使者,外交成果硕累累 。
经济发展好管家,反对冒进盲目追 。
国防建设好指挥,两弹爆炸卫星飞 。
四化大业好宏图,壮观美景您描绘 。
人民心中好总理,天地同在日月辉 。
------------------------------ 天地中华一英才,抚今追昔有恩来 。
浩气长存大丈夫,戒急用忍真能耐 。
俯首甘为孺子牛,仰止高山最气派 。
忽而挥手自兹去,常使后人泪满怀 。
但存炎黄烈士骨,敢教群丑皆朝拜! ---------------- 身先救国难,夜寐亦难安 。
不知身前后世,何人相比堪 。
吾欲跪拜谢恩,但却无处可见 。
眼泪流不断,尚待大有为 。
何以西归去? 少壮志,中兴华,晚尽瘁 。
不能不恨,天公因何妒人杰? 黄老宵小命久,总理君子短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