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下册古诗词

二年级上下册古诗词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下册全部古诗《山行》(秋)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诗文解释】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
《回乡偶书》 作者:贺知章年代:唐 体裁:七绝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注解】: 1、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
【诗文解释】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二年级下册 草 白居易 唐代诗人 题材:五言律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诗文解释】 古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有一次枯萎,一次繁盛 。

【二年级上下册古诗词】

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 。
伸向远方的野草,蔓延遮盖了古老的道路,在晴朗的阳光下,碧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 。
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离别之情如绵绵的野草,充塞胸怀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下册全部古诗【二年级上册】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山行 唐 杜牧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赠汪伦 唐 李白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二年级下册】 草 唐?白居易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绝句 唐 杜甫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年级下册语文的所有古诗展开全部 【二年级上册】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山行 唐 杜牧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赠汪伦 唐 李白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二年级下册】 草 唐?白居易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绝句 唐 杜甫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人教版二年级上下册古诗词和诗意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注释①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宋仁宗嘉祐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话》卷下).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刘季孙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平传》.刘景文的父亲刘皴是北宋的将军,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因此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②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③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④君:你,指刘景文.⑤盖:车盖,这里比喻荷叶.译文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译文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车靠边,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3、径:小路.4、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5、深:另有版本作“生”.6、坐:因为.7、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8、远上:登上远处的.9、山:高山.10、车:轿子.11、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12、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13、晚:晚上,通常指夕阳落下的傍晚.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注释(1)偶书:随便写的.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2)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3)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4)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5)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译文李白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人们行走的脚步声,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注释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就是赠给他的.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