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宝诗词解( 三 )


他想 , 一定是高僧以为自己没有诚心 , 难绝尘缘 , 才弄了这么一个镜子来暗示他 。
青年感到佛光消失了 , 心里的那盏灯也熄灭了 , 眼前一片黑暗 。
他不禁仰天长叹:“佛啊 , 看来我今生是与你无缘了 。
”而高僧正在打坐参禅 , 忽然感到眼前出现了两朵莲花 , 一朵含苞待放 , 还没有盛开就凋落了;而另一朵看似清净的莲上 , 却出现了一点污泥 。
高僧大吃一惊 , 想起了那个来拜师的青年 , 忙派人下山去找 。
然而 , 那个青年已经悬梁自尽了 。
高僧懊悔不已 , 忽然感到自己的生命之灯燃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 。
高僧圆寂时 ,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 最先出现在他脑海里的不是佛祖 , 而是他的父母 。
高僧心里长叹道:看来自己也是难了尘缘 , 近百年的修行仍难成正果 , 何况那个青年啊 。
人心如果真的如镜 , 除了没有瑕疵 , 为什么就不能博大一些呢?谁又能把前尘过往擦得不留一丝痕迹?看来 , 人是多么需要有一颗宽容和包容的心啊 。
高僧圆寂了 。
佛祖却宽容地留下了他 , 他成了佛 。
菩提心语:没有谁能把前世过往擦拭得不留一丝痕迹 。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 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 你会生活得更加自在 , 更加美好 。
《游子吟》诗词解译.诗词的意思第五十七签 中吉 独占花魁 小楼春雨声初歇徘徊街头屐不停 忽听卖花人入巷一枝买得慢慢行 这支签是说 , 春天来了 , 带来新的生机 , 要及时把握 , 独占花魁 , (魁者 , 首也 , 暗示凡事要饮头啖汤) , 但行事要胆大心细 , 眼明手快之外 , 还要循序渐进 , 俗语说 , 捉到鹿 , 要识得慢慢脱角 。
您看看签语怎么说?——在小楼上 , 听得绵绵的春雨终于停下来了 , 但街头的脚步声 , 却又响个不停 , 忽然听见巷口传来卖花人的声音 , 马上买了第一枝花 , 然后在湿滑的街上 , 安步走回家 。
【详解】春雨初歇 , 穿屐行街者不停 , 忽闻有卖花者入巷叫卖鲜花 , 买得花一枝 , 而慢慢行路 , 恐路湿滑也 , 求得此签者 , 凡事要淡定 , 不可急速 , 能谨慎自无差错矣 , 依此慢慢行三字论之 , 则平安大吉 , 凡事亦平稳无碍 。
解一句诗词第一句好理解 ,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 一个家庭无烦事叨扰 , 彼此之间和睦相处 , 自然是欢乐和谐了 。
第二句和一个故事有关 , 看完就明白了:圆心寺有个得道高僧 , 十六岁离开父母出家修行 。
自出家以来 , 他每天青灯黄卷 , 早诵晚唱 , 晨钟暮鼓 , 自感沾山水之灵气 , 吸佛道之精华 , 已经六根清净 , 六尘不染 , 了却了一切尘缘 。
因高僧德高望重 , 一时间 , 使得圆心寺香客不断 , 来参禅解悟的人也络绎不绝 。
一天 , 寺里来了一个青年 , 想了却尘缘 , 皈依佛门 , 在这里寻一份清净 , 找一方净土 。
青年跪在了高僧的面前 , 说:“师傅 , 请收下我做你的徒弟吧 。
”高僧看了看他 , 问道:“你真的能了却尘缘?”青年肯定地点点头 。
高僧的心里突然闪出一个奇怪的念头 , 他不相信眼前这个青年能真的了却尘缘 , 一心向佛 。
于是 , 高僧拿出一个早已蒙尘的铜镜 , 递给青年 , 说:“佛门净地 , 纤尘不染 。
既入空门 , 尘缘必了 。
这面镜子就像是你的心 , 如果能擦净 , 就请你再来 。
”青年拿起铜镜跪别而去 。
回到家 , 净了身 , 燃了香 , 心无杂念 , 虔诚地拿起铜镜擦了起来 。
上面的浮尘轻轻一擦就掉了 , 然而 , 有几个黑色的印痕却怎么也擦不掉 。
于是 , 青年拿出一块磨石 , 打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