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尖身细白如银 。
称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
光认衣裳不认人 。
笑面虎看罢,气得面红耳赤 , 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 , 胆敢来骂老爷 。"便命家丁去抢花灯 , 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哎 , 老爷莫犯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 。这'针'怎么是对你的呢?莫非是'针'对你说的,不然你又怎么知道说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气得干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 。这事传开后,越传越远 。第二年元宵,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 。所以就叫"灯谜" 。以后相沿成习,猜灯谜、打灯虎成了元宵佳节的重要活动内容,《红楼梦》里有好几个章回都描绘了清人制猜灯谜的情景 。灯谜活动,一直传至今天 。春灯谜语,虽属艺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经史辞赋,现代知识,包罗无遗,非有一定文化素养,不易猜射;而其奥妙诙奇,足以抒怀遣兴,锻炼思维 , 启发性灵,是一种益智的娱乐活动 。古代 , 元宵夜还有"元宵照井"的习俗,古谚语说:"照井水,面皎美 。"俗传元宵夜去观井水会显得更美丽,所以古代少女常乘元宵明月当空、皎洁玲珑之际,去俯视井水 , 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可爱,显现出花容月貌来 。元宵节除了保留着许多有趣的游戏习俗外,还流传着许多轶闻趣事 。"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成语,其趣事就是出于元宵 。相传,宋朝有一个叫田登的人,做了州官 , 为了避"官讳" , 他骄横跋扈,不许百姓言"登",因"登"和"灯"同音,也就不许百姓说"灯" , "点灯"只能叫"点火" 。这个州官在元宵节时,贴出告示写道:"本州依例 , 放火三日 。"由于他平日胡作非为,人们便针对他的布告,讥讽他是"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
吃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 。这种食品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姜白石在一首《咏元宵》的诗中写道:"贵客钩帘看御街 , 市中珍品一时来 。"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 。宋人周必大也曾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诗:
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 。
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 。
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 。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
诗中说明了吃元宵象征团国之意 。开始元宵称为"汤圆",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际 。天上月圆 , 碗里汤圆,家人团圆 , 正如台湾民歌《卖汤圆》中唱的:"一碗汤圆满又满 , 吃了汤圆好团圆 。"以象征团圆吉利之意 。因汤圆最初只专在元宵节上市供应,久而久之,便直接呼它为元宵了 。传说,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复辟登基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 , 终日提心吊胆 。一天,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了嗓子在喊:"元–宵 。"觉得"元宵"两字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3 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只能称"汤圆"或"粉果" 。然而,"元宵"两字并没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 , 老百姓不买他的帐,照样在民间流传 。
- 一斤汽油等于多少升,汽油一斤是多少升
- 芜湖代驾加盟品牌排行榜,洪师傅代驾怎么加盟
- 椰子鸡用文昌鸡还是三黄鸡,椰子鸡用什么鸡比较好
- 腰果长在树上还是长在地下,腰果长在哪里的呢?
- 胡椒粉是什么,胡椒粉是什么
- 彼得罗夫面膜的使用方法,彼得罗夫清洁面膜好用吗
- 貂皮的种类及图片大全,皮草的分类有那些?
- 舌头为什么是白色的,舌头发白的原因,你知道有哪些吗?
- 地球上的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哪里,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