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降级是怎么回事,大熊猫为什么会降级( 五 )


文章插图
3、熊猫降级是怎么回事熊猫降级内容如下:
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熊猫被降级,侧面反映出中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大熊猫保护工作的成效 。受威胁程度降级,但保护力度不能减少,因此大熊猫依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按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对物种濒危等级划分,由高到低划分为9类: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数据缺乏和未评估 。其中极危、濒危和易危物种,又被统称为受威胁物种 。
从目前来看 , 大熊猫所受的威胁以及濒危状况仍然不可忽视 。如果降低其保护等级,保护工作出现怠慢和松懈,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都将遭到不可逆的损失和破坏,已取得的保护成就会很快丧失,特别是部分局域小种群随时可能灭绝 。
因此 , 继续强调大熊猫的濒危性并不是危言耸听 。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 。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其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 。仅有二个亚种 。
雄性大熊猫的个体稍大于雌性 。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 , 尾长10-12厘米 。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脸颊圆 。

熊猫降级是怎么回事,大熊猫为什么会降级

文章插图
4、大熊猫为什么降为二级保护动物大熊猫现在仍然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只是由于近年来,大熊猫在我国的保护下,种群数量正在逐年恢复,使大熊猫从濒危物种降级为易危物种,这是人们对大熊猫的重视和保护取得了成效 。但大熊猫目前并没有被降为二级保护动物 。
7月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得到系统、完整地保护,野生生物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
大熊猫“被降级”,意味着中国的环境和生态变好 , 这是客观事实 。其实,大熊猫的“被降级”有科学依据,也就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制定的《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 。
根据该标准,物种分类为9个级别,根据数目下降速度、物种总数、地理分布、群族分散程度等准则分类 。现有分类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数据缺乏和未评估 。
大熊猫寿命:
大熊猫我国的重点保护对象,但是大熊猫也和人类一样,有着生老病死,一般来说,熊猫的平均寿命在25岁左右,这相当于人类的70岁,目前人类已知最长寿的大熊猫寿命为37岁,相当于人类103岁,这只大熊猫名叫“佳佳”,两年前已经接受安乐死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