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除湿为什么是冷风,空调除湿排出去的是冷风还是热风?( 二 )


空调器制热循环:通过四通阀的切换 , 改变了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使室外热交换器成为蒸发器 , 吸收了室外空气的热量 , 而室内的蒸发却成为冷凝器,将热量散发在室内,达到制热的目的 。
除湿模式:空调器制冷进行,湿润空气通过空调器蒸发器后温度会大幅度降落 , 空气湿度处于一种过饱和状态,过剩水汽以冷凝水的情势析出,凝结于蒸发器的翅片上,也就是凝露,等到制冷模式到达一定的平衡状态,空气湿度也就降到了一定的水平 。
空调器在两种模式下具有除湿功能:
第一、独立除湿模式 这种方式被业内人士称为恒温空调除湿原理,它的基本原理是将通过蒸发器被冷却了的空气再加热到原来的温度,然后再送入室内 , 这样室内环境在湿度下降的情况下保持了相对恒定 。
第二、制冷模式 这是任何空调器都具有的模式,也是空调器最基本的功能 。空调器制冷的过程必然伴随着除湿,潮湿空气通过空调器蒸发器后温度会大幅度下降 , 空气湿度处于一种过饱和状态,多余水汽以冷凝水的形式析出,凝结于蒸发器的翅片上,也就是“凝露”,等到制冷模式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空气湿度也就降到了一定的水平 。
在使用空调除湿模式时要注意 , 如果室外温度很高,而空气很干燥的话,就不要长时间开启除湿模式,以免损坏压缩缩机,一般室外温度高于40度的时候就要用普通制冷方式运行了,只有在温度相对较低,湿度较大的晚间 , 才可以适时开启除湿模式以达到调节房间温湿度的效果 。
所以在除湿状态下空调也伴随制冷 。

空调除湿为什么是冷风,空调除湿排出去的是冷风还是热风?

文章插图
4、空调除湿为什么比制冷要冷很多呢?空调的除湿原理是利用空调产生的低温使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水而排出室外 。
从理论上分析 , 空调在“除湿”状况下工作,主要是用于降低室内湿度而不是温度 。其功率输出基本上是用于转移水蒸汽的冷凝热而不是转移(降低)室内的温度 。
在相对湿度已经比较低时,就不能使空调处于“除湿”状态下工作,因为此时使用空调是以降低温度为主要目的 , 而空调在“除湿”状态下工作,风机是以低速运行,不能将冷风有效地送到室内各个角落,因而致冷效率会大幅度下降 。
一般开空调的时候模式都选择的是制冷 , 但事实上开启制冷一段时间后开启除湿模式会让屋里变得更加凉爽 。因为夏天空气中残留的水汽会让人体感觉不适,而除湿模式恰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
一般空气指标有两个:一是温度,二是湿度,除湿就是减少空气中含有的水份比例 , 如果像黄梅天气温虽不是很高,但湿度很大,人感到湿湿的汗出不来,这时空调的另一个功能就显现了,就可起到抽湿作用 , 干燥的空气让人清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