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联的学问,春联里的学问50字( 三 )


写完那“堆积如山”的春联和福字,我坐在沙发上,努力在脑海中搜寻关于春联的历史,许多记忆碎片身我涌来:“太宗曾挂两门神尉迟敬德与叔宝之像”,“最早的门神是神荼郁垒 , ”“春联的前身是桃木符 , 桃木符本用在驱灾避邪,后在符上写字 , 即为春联前身” 。我摇了摇头,还是没有头绪,春联的前身是什么,为什么后来简化成春联?春联又是怎么普及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又开始了查证 。
春联的民俗起于宋,盛行于明 , 据明代文人记载,朱元境酷爱对联 , 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如传说中记载的“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 。帝都金陵,除夕前传旨 , 公卿士庶家 , 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策行出观 。”
虽然朱元璋酷爱春联,但是第一幅春联却是蜀后主孟昶写的,孟昶在桃木符上题了十个大字“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十个字开创了春联的先河,自孟昶题桃木符以后 , 文人学士们便群起效仿 , 把题春联当成雅事,于是题春联之风渐渐流传 。
但是到了宋代,“春联”还是被称之为“桃符”的 , 但对联却不再限于题写在桃木符上了,楹柱上也题,称为“楹联” 。宋代以后,宜春帖多用联语,有的集诗经古语,有的集唐宋诗句,后至明清,就变成了在红纸上题字了 。
原来我笔下的春联有这么大的学问呀!真是生活处处皆学问呢!

关于春联的学问,春联里的学问50字

文章插图
3、春联有哪些学问?1.按字调平仄分 。对联比较讲究平仄,这是对联的特点 。具体来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否则读起来常常感到别扭 。比如“家园似锦添春色(“色”是仄声) , 福运齐天赖党恩(“恩”是平声)” 。
2.按左右方位分 。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 , 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 。之所以这样张贴,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
3.按时序先后分 。就是时间在前的为上联,时间在后的则为下联;或者说先办的事情为上首,后办的事情就为下首 。比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祥”;“小院栽花香四季,大门结彩乐全家” 。
4.按语言习惯分 。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风吹杨柳千门绿,雨润杏桃万户红” 。人们常说“福寿双全”、“风雨同舟”,从来没有“寿福双全”、“雨风同舟”的说法 。
5.按因果关系分 。就是“因”为上联,“果”为下联 。
6.按场面范围分 。在时间、空间和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大到小,比如“年年过年年年好,月月赏月月月圆”;“一城花雨山河壮 , 满院春风日月辉” 。从时间看 , “年”比“月”长;按空间论 , “城”比“院”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