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舌苔发白,舌苔发白是什么原因( 九 )


②黄苔 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 。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 。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 。③灰黑苔 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 。舌苔灰黑而干,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 。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 。(2)厚?。河斜√Α⒑裉Α⑸偬Α⑽尢?。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 , 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 。苔愈厚表示邪越盛 , 病情愈重 。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 , 而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 。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 , 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 , 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 。(3)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 。正常舌苔不干不湿,无苔干燥为体内津液已耗,外感病多为燥热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舌苔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而苔面水份过多伸舌欲下滴 , 称为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 。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内盛 。腐苔:苔质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 , 易于擦去,多为实热蒸化胃中食浊,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现 。意义: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 。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 , 叫舌苔 。由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血细胞等组成 。在正常情况下 , 由于咀嚼和吞咽动作,以及唾液.饮食的冲洗,经常不断地清除掉舌表面的物质,仅表现为薄白的一层舌苔 。当患病时 , 进食少或只进软食,使咀嚼和舌的动作减少,或唾液分泌减少,舌苔就变厚 。常见的舌苔有白.黄.黑三种 。祖国医学认为,舌苔是由胃气所生,从舌苔的白和黄,可辨病之寒热;从舌苔的薄和厚可辨病之重深浅;从舌苔的变化,可辨病之转化 。舌苔和胃肠疾病的关系,最为密切,急慢性胃炎患友常常诉说舌苔变得很厚,胃口奇差,吃点东西就涨得不能喘气,其他凡能诱发肚子涨的毛?。冀谢加衙怯泻窈竦纳嗵?,诸如急慢性肠阻塞以及麻痹性肠隔,虽然病因不一,通通都有可能叫患友们肚子涨得受不了,还常常次发舌苔又厚又多,少数患友赖上舌苔多引起肚子的不舒服,事实上当肠阻塞肠隔一旦改善了之后 , 患友能再次进食,舌苔就会慢慢地减少,胰脏有炎症,肠子受到了炎症的影响 , 也会发生肠隔症,这个时候患友们会发现舌苔随之而增加,大便不能畅顺,虽然不会诱发肠隔,患友们诉说肚子涨涨的 , 舌苔也会因之而增多,肝脏硬化,会并发腹水,肠子随之而并发肠隔症 , 要是患友同时有黄疸 , 舌苔不但多,而且会呈淡黄褐色,色泽的深浅似乎和黄疸症的程度有正面的关连 。三、新生儿舌苔发白是什么原因? 其实没关系的,新生宝宝都是那样子 。宝宝肠胃系统正在长,消化功能不太好导致,(注意观察宝宝屁放的多不多,如果多而且肚子里总听见咕咕的声音那就是液化不良)一定要多喝水,掌握好喂奶的时间不能饿了就吃,一个月了要有规律3-4小时一次中间多喝水 , 宝宝每天的水量是按体重来喂的1公斤每天要30ML水量 。打隔是因为孩子的隔肌没发育好呢这个不要紧等大一点自然就好了别让孩子着凉,如果着凉也会总打隔,还有吃完奶一定要抱起来敲隔这是必须的不能忘 。四、不同颜色舌苔代表什么? 1、白苔:一般表示为表证、寒证 。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的舌苔,同时,苔薄白亦是表示病在体表而未入里 。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多见于表寒证 。苔薄白而干燥,为表热证或感受燥邪 。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湿浊化热伤津 。舌苔布满白苔,摸之不干燥,称为“粉白苔” , 表示得瘟疫病 。苔白且干燥,称为“糙裂苔” , 多见于温热病 。舌淡苔白而滑润,代表寒证或寒湿证 。舌苔白滑而粘腻 , 见于体内有痰湿或湿困于脾 。舌苔白滑而腐,为胃腑蕴热 。如果苔白如雪花片而质干枯者,称为“雪花苔” , 表示脾冷 。舌及满口生衣,出现霉苔或生糜烂点,为胃气衰败,脏气将绝之危候 。2、黄苔:黄苔主里热证 。舌苔薄黄而干燥,则里热盛,津液受损 。苔黄干燥生刺 , 舌有裂纹,为里热极盛,津液大伤,脏腑大热 。舌苔黄厚而腻,多为痰热、食积或湿热内蕴 。舌苔黄滑而润,为阳虚表现 。3、灰苔:主里证 。苔灰薄而润滑,多为寒湿内阻,或痰饮内停 。苔灰而干燥,为热病或阴虚火旺 。4、黑苔:黑苔大多由黄苔或灰苔转化而成,表明了病情极其严重 。苔黑而干燥,为热盛津亏 。舌尖苔黑而干燥,为心火盛 。苔黑而润滑,为阳虚阴寒极盛 。医通无忧网提醒各位朋友,很多人由于饮食不注意、作息不规律 , 而引起舌苔发白的情况 。虽然这并不是什么大毛病,却可能是身体出现某些疾病的前兆 。舌苔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 , 通过观察舌苔颜色及形状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异常,积极应对,消除每一个可能出现的身体隐患 。因此,大家对“舌苔发白是什么原因”的问题要引起足够重视,并根据自身症状,确认最终原因,加以对症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