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习俗,苗族的风俗习惯( 三 )


秋季节令风俗主要集中在七月半、八月中秋、九月重阳等节日上 。“七月半”凯里、黄平、施秉、雷山、丹寨、麻江等地苗族有“烧包”之俗 。中秋之节 , 凯里、黄平、施秉、镇远、锦屏、雷山、丹寨、麻江等地苗族有煮月亮饭、吃月饼、煮毛豆之俗 。农历七月或七、八月之交,在水稻扬花的秋夜,雷山、丹寨、台江、剑河、凯里、麻江等地苗族青年男女有跳“稻花神”、“七姊妹”之俗 。在水稻扬花、秋风凉爽的月夜,男女青年集中在一起,点上几柱香,烧上几张纸钱,由一个或几个男女青年用毛巾蒙住脸 , 坐在凳子上,由几个人用簸箕煽风使其处于昏睡状态 , 由一人或数人与其对唱 , 谓之跳“稻花神”,据说人的灵魂受簸箕风煽以后可以升天 , 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去访问,众人可通过该人之口咨询运程流年及婚嫁、姻缘等大事 。
苗族的传统乐器有哪些
管乐乐器:有芦笙、芒筒、夜箫、姊妹箫、笛、唢呐等 。
弦乐乐器:多为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古瓢琴、月琴等 。
打击乐器:有铜鼓、木鼓和皮鼓 。
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是民族节日中必备的乐器 。而芦笙更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 。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苗族芦笙在表演吹奏方面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保持了苗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古朴性 。
芒筒,是苗、侗、水、瑶等族单簧气鸣乐器 , 又称地筒、莽筒、芦笙筒 。苗语称果董、董 果木,意为筒筒芦笙 。侗语称筒卜、咚的 , 意为大竹筒 。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等省区 。
夜箫,苗语称“寥”,因多在夜间吹奏而得名,是苗族特有的单簧气鸣乐器 。它用无节的细竹管制成,管长50厘米左右,外径约11毫米,内径7毫米左右,管的下端开有4个音孔,上端为吹口,竖吹 。在吹口的正面,开有一个长方形缺口,为夹簧片用的,簧片多用薄竹片或芦苇片做成 。吹口的背面开有半弧形的缺口 。吹奏时气流自弧形缺口进入管内 , 振动簧片而发音 。制作夜箫时 , 因所用竹材长短不一,管径大小有异,所以它也有高、中、低音之分,但由于箫管细小,只能轻轻吹奏 , 可吹出两个八度音程 。
色彩斑斓的苗族服饰
苗族分布很广,主要居住在贵州(约占苗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四)、云南(约占百分之十七)、湖南(约占百分之十六),其余分布在广西(约占百分之八)、四川(约占百分之三)等地 , 还有少数在广东海南岛及湖北西南角 。贵州、云南和湘西有较大的苗族聚居区,其他地方的苗族居住分散,一般以一个或几个村寨为单位 , 和其他民族交错杂居 。杂居的程度,各地因条件不同而很不平衡,但大杂居、小聚居则是主要的形态 。这种形态是我国西南各省多民族地区的共同特点,由于苗族人数较多 , 分布较广,这个特点尤为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