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英语读后感范文有没有?( 九 )


我有为之颤动和发自内心的心灵共鸣 。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我觉得无比新奇、见解独到 。既有偏激、天真烂漫,又睿智幽默的安德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安德烈的生活丰富多彩,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这种两点一线的生活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 。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 。这也许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吧 。在书中,只要满十四岁了,就要用“您”来称呼 。但是,中国的家长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 。
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在书中,龙应台会叫这样的家长去对安德烈说,而不是对自己说,这对安德烈,无疑是一种尊重和鼓舞 。中国的家长们也应当向龙应台这样的妈妈多多借鉴和学习 。如果所有人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的懂事和一点点的叛逆,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新式独特的教育方法 。学习书中的好方法,给孩子们一点应有的尊重,和自由 。这样能使像安德烈这样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们,少走弯路 。也能告诉家长,在面对如此棘手的叛逆期时,该如何正确地面对和引导 。

亲爱的安德烈英语读后感范文有没有?


前几天在网上看了《亲爱的安德烈》,感觉很有意思 。前面书中的安德烈,是个长着一头鬈发的小男孩,睁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等着妈妈把这个世界一一介绍给他;而后面书中的安德烈已是一个十八岁的大小伙子,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 。母子之间隔着三十几年的岁月,隔着中西方文化,龙应台觉得: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 。为了重新认识长大了的儿子,也让儿子了解自己,龙应台邀请安德烈以通信的方式和她共写一个专栏,以书信的方式进入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 。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里面收入的即是龙应台和安德烈的三十多封书信,说实话,里面涉及到政治的内容,我读不太懂,但我感动的是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 。对于母亲,儿子有着太多的不认同,大到世界观、价值观、生活态度,小到穿着打扮;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
怎样消除这样一种隔阂?龙应台的选择是一方面坚守自己的阵地,一方面主动出击,通过书信与安德烈讨论问题、交流认识,寻求有效的沟通 。这对于我们做父母的是一种很好的示范,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去了解、认同我们的过去,小时候被自己的父母叫到跟前,听他们忆苦思甜,被他们谆谆教导时,我们不也是那样的抵触吗?今天轮到我们做父母,同样没有特权让孩子听自己说,让孩子按自己的模式去生活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