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为什么叫灯节,元宵节又称为什么节( 六 )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 , 终日以泪洗面 。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作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 ,,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 。武帝准凑,“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 。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答案补充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 。史载汉武帝的时候 , 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 。据称泰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 , 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 。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元宵又叫汤圆,历史上还有许多别称 “面茧、粉果、元宝、汤 饼、圆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乐年间才被正式定名为“元宵”.元宵分有馅 , 无馅两种 。无馅的个?。短? ,以白糖、桂圆、桂花、藕丁、蜜饯为佐料,又称“珍珠汤圆”,有馅的个大,状如核桃 。北方元宵多为甜馅,有白糖、豆 沙、芝 麻、山楂等类,南方的则甜、咸、荤、素皆有,尤以宁波汤圆,贵阳吴家汤圆著称 。.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这首清朝的《上元竹枝词》就反映了北京老早以前就有元宵节吃汤圆的习惯,并且当时已有以出售汤圆著称的字号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 ,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 , 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 , 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 , 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 , 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 , 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 , 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 , 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 , 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 , 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 , 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 , 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 。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 。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 , 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 。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 。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 。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 , 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 。于是 , 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 , 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 。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 。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 。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 。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 。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 。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 。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 。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 。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 , 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 。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 。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 。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 。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 。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 , 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 。”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 , 扬长而去 。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 , 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 。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 , 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 。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 。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 , 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 。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 。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 。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 , 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 , 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 。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 。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 , 这天叫做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