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观后感

我爱的方式,也散发着你的味道;我走的姿势也传出了你的笑声 。终有一天,你的一切都会消失,所以将你的一切深深印入脑海,不是我的权利,是我的义务 。”
影片的前一部分是比较欢乐的 。可爱的少年和帅气的男孩在梦中交换身体 。性格迥异的两个人,从一开始糗事连篇到后来在彼此生活中混的“如鱼得水” 。
时间的交错让他们奇迹般地在梦中相遇,却从未想过,这其中隔着三年时间 。
当男孩下定决心寻找女孩,却发现这一切似乎不可能存在 。
黄昏之时,他们奇迹般再次相遇,这次不是梦 。虽然最后没能留下名字,可我觉得手心那句“我喜欢你”更有分量吧 。
改写过去,改变未来,他们做到了,却失去了与对方的联系 。
从高中、大学,到开始找工作,他们属于彼此的记忆慢慢消退,越来越模糊,可心头那萦绕的情感却从未散去,驱使着他们仍然在人群中寻找对方的身影,因为他们相信,即使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也一定能一眼认出 。
“我一直在寻找,在寻找,某个人 。”二人都抱着最初的执念 。
正如歌中唱道:“我们是时间旅行者,哭着攀登时间的阶梯 。我不想再在时间的捉迷藏里跟你走散 。”
两辆电车交错而过,玻璃上映出对方的脸 。
想起张爱玲写的那句“原来你也在这里吗?”这句话中虽然带着可念不可说的美好情愫,却有着淡淡遗憾和伤感 。
最后的最后,他和她在茫茫人海中再次相遇 。这一次,不再像《秒速五厘米》中那样永远错过,而是在即将擦肩而过的紧要关头,一方停下脚步,鼓足勇气说:“请问,我在哪里见过你吗?”然后另一方转过头,笑中带泪的说:“我也是 。”

你的名字观后感


《你的名字》日文原名是“君の名は”,虽然是字面意思的直译,但更准确的意思,应该是“你叫什么名字?”,是的,就是这么一句简单到不行的疑问句,却成为了整部电影的主轴 。
导演新海诚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创作这部电影时的一个情感动力是2011年日本发生的3 。11大地震,那场天灾让他感受到人生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和未知 。
面对这份未知,新海诚给出的办法是:说出来!对,喜欢上一个人时,就大胆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喜欢你!我想,这并不同于西方教育语境之下的强调个人主义的主动表达,而是更具有东方人思维特征的一种不舍:我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因此我珍惜眼前的一切!
这种不舍,当然不止爱情,它对亲情、友情都是适用的,正因为我们珍视这些感情,所以我们不能混混沌沌地让它们平白无故地消逝不见 。很多人说看了这部电影之后会想结婚,但今天也看到有人在看了电影之后想分手,但换个角度看,这些情绪或许都是发自内心的,即便就一刹那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