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酒楼上》读后感怎么写?( 三 )


【鲁迅《在酒楼上》读后感怎么写?】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文中的“我” 。在他眼中“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晴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 。”想来这花便是“我”吧!更是鲁迅 。红花在雪中怒放,开得如火,不正是鲁迅在黑暗中愤怒,高喊 。他为吕维莆的改变而心痛,更为无力改变这吃人的社会而无奈 。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又只能算是一个客子”其中自然有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感慨,但我认为更加折射出其在改革社会,教化民众的道路上走得形单影只的惨象 。南来北往都不过是一个过客罢了,但是缺少志同道合的伙伴的鲁迅并没有被现实所打倒,他依旧顽强的走着 。正如鲁迅先生自己所说的,“希望是本无所谓又无所谓无的,这条路还是在于你如何去走 。”如果你的眼中有希望,那么即使前路再迷茫,心也是光明的,坚定的 。自然不会被现实所打倒了 。
鲁迅一路走来,一路挫折,但并没有被挫败 。他是一个无畏的强者 。如今的青年自然不用承受如此,但也面对着很多抉择,诱惑,生活依旧残酷 。我们或是如那鹅软石锋芒尽失,只会圆滑处世,抑或是坚持自我,无畏世俗种种 。这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罢了 。

鲁迅《在酒楼上》读后感怎么写?


吕纬甫,一个革命年代的知识分子,起初曾以战士的英姿现身的他,在屡遭挫折后终变得一蹶不振 。从鲁迅先生的笔下,不难看出,既有对吕纬甫的命运遭遇寄予深深的同情,同时又批评了他对待现实的消极情绪 。吕纬甫的人生就像是蜜蜂和苍蝇一样,被惊吓的一下子立即飞去,但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到了原点,这样的悲剧人生,不仅让我读出了他的可悲,更是读出了他的可怜 。他的悲剧,是一个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无路可走的境遇中销蚀了自己的灵魂的悲剧 。曾经的他意气风发,拥有青春的活力与革命的热情,和他的同学们到城隍庙去拔神像的胡子,还因为激烈地争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曾经他也满怀信心地和封建礼教做斗争;曾经他也慷慨激昂地讨论着国家大事;曾经他也对“保守派”的停滞不前而大为耻笑 。但他所做的一切并未使社会有所改变,让人们的思想解放 。在异常顽固、异常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吕纬甫终没能经受住失败的考验,终究他是灰心丧气了,他不再与封建势力继续抗争,而变得十分颓唐、十分消沉,破罐子破摔,再也不去努力改变什么 。他的人生从此变得落魄,就像是蜜蜂和苍蝇的飞行一样,又回到了原点,着实是讽刺啊!“哀莫大于心死”,而吕纬甫却已是对生活“心死”之人,背弃了自己追求的高尚人生境界,变得苟且偷生了,每天浑浑噩噩地过着,如一个失去灵魂的傀儡,他甚至能为了活下去而违反自己的意愿去教孩子们学充满了封建毒素的《女儿经》之类的东西 。“他们的老子要他们读这些,我是别人,无乎不可的 。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只要随随便便……”这句话无疑突显了吕纬甫的无奈与可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