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读后感怎么写?( 七 )


纸月如画,杜小康如诗,细马和秃鹤也怀着少年独有的美好的梦,桑桑的伤痛也在淡淡的文字中显出了美好的特质 。
一场欢聚,终究是离别的结局 。少年们都在光阴的十字路口走远,向自己的人生 。
最后,那一艘大船载着他们远去 。那一定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吧,我想 。
但,但请那曾经奔跑在夕阳里的少年啊,一定要记住这段年华,这段最美的少年时光,记住那个落日曾辉煌过的夏天 。
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会再次相遇,畅谈从前 。仿佛不曾离开,不曾改变 。

草房子——读后感怎么写?


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静静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荡 。这就是油麻地 。那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孩子:顽皮、聪明的桑桑,秃顶的陆鹤,坚强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静的纸月……这些都出自于曹文轩的纯美小说《草房子》 。
《草房子》记录了一个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的六年小学生活 。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每读完一个故事,我都会感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善良,尊严,顽强……这一切的一切都散发着人性之美的光辉,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心灵 。
这可以说是一篇关于成长的作品,但它避开了时下很多作家的俏皮、流行的语言,把这些孩子们的成长展现得淋漓尽致 。细马,没有上过学,还是被邱二妈收养的,但他在一系列的家庭变故中,他懂得了撑起这个家,当他搀着邱二妈回到家的时候,他成长了,这是一种无限的美,后来每当这个画面浮上脑海,我都觉得鼻子一酸,因为这种成长的美 。
书中最让我佩服的是书中的杜小康 。他曾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 。生长在高大阔气的红门里 。一夜之间,他家里变得一贫如洗,学习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辍学在家,和父亲放鸭子,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 。但一直生活在蜜罐里的他,在苦难面前表现得分外勇敢和坚强,他没有放弃生活,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让每个人都看到了他坚韧之后的美丽与优雅 。杜小康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告诉我们:苦难来临时,我们不能逃避,而要满怀希望,微笑面对 。
我由杜小康想到了中国的著名残疾人作家张海迪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 。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莘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 。在这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 。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