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的读后有感怎么写?( 四 )



《三字经》的读后有感怎么写?


国学《三字经》中含有古代人民的智慧,让后人读后感悟如何做人的道理 。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一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好的,只是由于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
《三字经》中还有这样的诗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不经雕琢是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只是一块玉石 。人不学习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合适什么是不合适 。而“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意思是说孩子小时应特别注重三个方面的学习:亲近良师、亲近益友,要学习礼貌懂规矩 。
这些故事有着深刻的哲学道理,生动而有教育意义 。比如“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讲得就是孟母三迁和孟子逃学后孟母剪布教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不仅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要有好的环境,特别是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又比如“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这段话讲得是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敬父亲,冬天把被窝捂热后再请父亲睡 。读了这个故事,我很受启发,我觉得我要向黄香学习,多为父母做些家务,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
《三字经》还讲了许多孝子的故事,比如说“黄香温席”讲的就是黄香在寒风习习的冬天先上床把被窝捂热,这样父亲上床睡觉就不会感觉冷了 。这些孝子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好好报答父母对我们的恩情 。确实,父亲母亲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时时刻刻陪伴在我们的身旁,养育我们、关爱我们、教导我们 。现在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也要学会为父母做一些事来回报父母 。
除了上面的这些道理,《三字经》教育我们的还有很多很多 。读《三字经》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

《三字经》的读后有感怎么写?


自从学校开展"诵读经典"以来,我一直坚持背诵《三字经》 。每每读过几句话以后,我还要仔细揣摩一下,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请教妈妈 。今天早上我读到了"融四岁,能让梨" 。讲的是一个叫孔融的孩子,年龄仅仅四岁就懂得谦让的故事 。当妈妈把洗好的梨端到桌上让孩子吃时,孔融主动拿起了一个很小的梨,而把大梨让给了哥哥,他说:"我应该吃小梨 。"我当时真是吃惊,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歉让,想想我自己的做法,真觉得脸红 。
在家里,我总是和弟弟抢着吃,抢着玩,从没有想着弟弟小,我应该有个姐姐的样子,为这事爸爸妈妈也没少跟我讲道理,可我就是不服气 。现在我读了这几句话,觉得自己确实不应该那样做,应该懂得谦让 。再想今天发生的一件事更让我脸红了 。今天妈妈用面蒸了一条小鱼,非常漂亮,当时吃饭的时候我还在屋里躺着,跟妈妈怄气呢,弟弟敲门说:"姐姐快来吃饭,有小鱼 。"我想我不出去,你也不敢给我吃完了,后来弟弟又来喊我,唉,再不出来估计妈妈又要生气了,算了,吃饭吧 。我出来一看,那条小鱼一动也没动,我看看妈妈,妈妈说:"弟弟本来已经拿到手里了,想了想还有你呢,说等你呢 。"我二话不说几口就吃没了,弟弟端菜来了一看说:"你怎么这样啊你!"当时我还沾沾自喜,现在想起来觉得羞愧不已,弟弟还知道让着自己,而我却从来不体会弟弟的感受,真的不应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