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为什么开片,江西景德镇展出300余件元青花修复器及瓷片,有哪些值得观赏的亮点?( 四 )


釉里红可以单独装饰瓷器,亦可以与青花结合,称作青花釉里红 , 两者相映生辉,极其名贵 。
在高温颜色釉的烧制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
设立于1278年的浮梁瓷局掌烧的“枢府”瓷,胎体厚重呈失透状,色白微青,恰似鹅蛋色泽(又称“卵白釉”) 。
这种洁白润泽的枢府卵白釉,是青花和釉里红等彩瓷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 也为以后釉上彩瓷器和明初“洁白”瓷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
其它色釉如红釉、蓝釉、金釉等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各种呈色剂的发色规律已有熟练的掌握,使景德镇瓷器装饰异彩纷呈,从而结束了元代以前瓷器的釉色主要是仿玉类银的局面,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 。
明时的景德镇官民竞市,“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合并数郡 , 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景德镇真正成了“天下窑器之所聚”之地 。
除了在继承前代技术并发扬光大的种类烧造方面外 , 明代景德镇还消化和吸收了各大日益没落的著名窑场的优秀技艺 , 并广采博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拘一格,大胆创新 , 创造了许多新的品种、新的造型、新的装饰,真正是“开创了一代未有之奇”,而所有这些创新,不仅造就了明代景德镇在全国制瓷业的中心地位,而且光照千秋,辉映千古 。
永乐时,景德镇成功地烧出了玲珑瓷,到成化(公元1465-1487)年间 , 又造出精细的青花玲珑瓷 , 玲珑瓷碧绿透亮,青花青翠幽雅,融为一体,引人入胜 。
大龙缸和薄胎瓷的烧造成功,是明时景德镇瓷业高度技术成就和制瓷技师惊人智能的体现 。
大龙缸 , 直径高度均达70厘米以上,通身饰以五爪龙须 , 形制巨大 , 气势宏伟,P重肃穆,为帝王专用之物,他人不可僭越使用进而更现它的神秘 。
薄胎瓷的制作 , 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制瓷技师的艺术匠心和智能 , 最薄最细的薄胎瓷器,其厚度只0.5毫米,最厚的也只有1毫米,真正是“胎薄如纸” 。
以成化k彩为代表的彩瓷,是我国陶瓷史上空前的绝作 。
创于成化时期的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k彩工艺,开创了我国彩瓷的新时代 。
成化时期的k彩 , 釉上色彩一般都有三、四种,多者达六种以上,而所施色彩的特征又极其鲜明 , 比单纯的釉下彩或釉上彩更加绚丽,给人以争奇斗艳,美不胜收之感 。
至嘉靖(公元1522-1566年)、万历(公元1573-1619年)年间在成化k彩的基础上创出了青花五彩,改变以k彩中仅青花是构成整个图案的决定性的主色地位,而使青花只是构成整个图案的一种颜色 , 青花和红、黄、绿等色处于一样的地位而没有主从之分,这就大大丰富了青花五彩的表现力,呈现出以红、淡绿、深绿、黄、褐、紫以及釉下蓝色为主突出红色的局面 , 嘉靖、万历彩瓷也就以图案花纹满窑 , 色彩浓艳深翠而行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