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矛盾的方法5种,处理矛盾纠纷的几种方法( 三 )


二是地点要素运用技巧 。受生活环境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发生在不同地方的相同民间纠纷,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譬如,同样是因为建房时所建房屋高于邻居家的房屋而引起的房屋纠纷 , 在发达的农村地区,邻居往往会因为采光权受影响而与建房者发生纠纷,大多表现为争吵;而在落后且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农村地区,邻居往往会以自家的风水受影响而与建房者发生纠纷,发生打架斗殴的概率大大增加 。调解人员只有熟悉掌握地点要素 , 才能因地制宜,采取行之有效的调解方法 。纠纷发生的地点不同,纠纷态势的发展程度就会不同 。
三是人物要素运用技巧 。纠纷的主体是双方当事人 。调解纠纷实际上是调解人员对双方当事人所做的疏导、说服工作 。由于自然状况、社会阅历、文化素质和道德观念的差异,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 。不同个性特征的当事人对纠纷和调解人员的工作会有不同的看法 。如外向型性格的人感情外露,内心想法会很快通过表情和行为表现出来;而内向型性格的人感情深沉,内心想法不易形于色和付诸于行动 。这就要求调解人员善于察颜观色,通过分析纠纷当事人的表情、言语和行为,弄清楚当事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
再如 , 文化水平、法律素质高的人,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强 , 纠纷心理不容易形成 , 即使形成也不易外化为纠纷行为 。如果这类人与其他人发生了纠纷,他们对调解员有道理的话容易听得进去,也能理解调解员的工作并给予配合;反之,文化水平、法律素质低的人,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纠纷心理容易形成并容易外化为纠纷行为 。对这类纠纷当事人,调解人员就必须多花功夫 ,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法律和政策讲清楚、讲透彻 。针对这种类型的当事人,平时的帮教工作和回访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 。
四是情节要素运用技巧 。纠纷的情节要素主要是指纠纷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的真实情况 。纠纷的萌芽、发生、发展乃至激化的全部事实经过,纠纷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各有哪些过激的语言和行为,甚至双方当事人各自的企图、动机和目的等等都是调解纠纷的事实依据 。掌握充分的事实依据,做到有备无患 , 打有准备之战,对于蛮不讲理,死不认账,心存侥幸的当事人,调解员出示真实全面的事实证据,可以起到威慑当事人 , 促使其低头认错的作用 。
而对于心存疑虑 , 有所顾忌的当事人,调解员就要充分掌握纠纷情节便于赢得他们的信任和配合 。对于调解人员来说,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 , 掌握这些事实依据,才可以在调解中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调解方法,继而使当事人双方心服口服,使纠纷顺利得到解决 。深入调查是调解成功的前提,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是这个道理 。做好调解工作,不能只听一方诉说,只有深入调查 , 掌握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之后 , 才能在调解时有理有据,避免说话时授人以把柄 , 使自己处于被动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