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观后感:家写法怎么样?( 八 )


这就好比许多老人虽有多位子女照顾,却被迫从一个子女家迁移到另一个子女家,老人无可奈何,子女也各有难处,但谁都知道,无法安定的感觉不是回家,而是不断流浪与持续漂泊 。这就是父母与子女的区别,无论家境多么艰苦,父母都会省吃俭用,把最好的给家自己的子女,而待他们老去时,有的父母却得不到子女的照顾,有的甚至在重病时被遗弃 。这就像一面镜子一下照出了许多亲子关系的无奈与叹息,父母与子女,都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与对待,才有更亲近的可能 。
电影最后,当白发苍苍严肃寡言的父亲对小儿子的未婚妻九十度鞠躬致谢时,我的心在颤抖,家长为我们做的永远比我们所看到的更多 。所以,我也告诉自己,从现在开始,试着体会父母的心,我想一定的换位思考总会带来矛盾的缓和,平常在家看书有句话读到“子欲孝而亲不在”当时给我的触及就非常大,不要让爱留到照片前说,用行动去爱他们是最好的孝 。
《东京家族》翻拍自小津安二郎的经典名作《东京物语》 。在原作上略作改变 。加入“3.11”大海啸情节,过程与结局更加残酷一些,强烈的提醒我们不断流逝的时光中只有无常不会消失 。当它毫无预警地出现在眼前,即使再难接受,人生也要继续 。当爱与孤独同在,一个人,将不再是一个人 。面对无常,让我想起电影中老夫妻平淡的对话,相视而笑的瞬间,相依离去的背影,甚至是大吵大闹后仍不愿放手的深深拥抱,那么平常却那么深刻的烙印在心底,让我知道有爱的孤独并不孤单 。
现在的我,似乎更喜欢这样平淡叙述却饱含深意的电影,不再贪恋科幻的神奇,不再享受动画电影的轻松 。因为这样的电影最以小见大 。像是看似平静无波的生活,湖面下却不断涌动着新鲜的念头 。没有一成不变的生活,只有一成不变的自己 。现在我愿享受那有爱的孤独,因为有爱并不孤单 。

高二观后感:家写法怎么样?


Key社三部曲的共同特点,便是那浓浓的“小镇情结”,这是一种淳朴的人类情感,让人安心放松的存在,是自由自在的生活节奏,从容随和的生活态度 。这是与追求效率、追求效益的工业文明所承载的价值观不相容的
在冈崎朋也身上所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小镇文化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虽然,这可以被认为是顽固地对抗工业文明的价值,顽固地“拖了后腿”,反过来看,又何尝不是对内心信念的坚持 。
竭尽全力地出人头地,追求更好的考试成绩,博取其他人的羡慕和惊叹,飞得更高、更高、更高——曾几何时,在今天这个工业文明占据主导话语权的时代当中,扩张型的人生价值观和人生路线,几乎是人人公认的“正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