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彩塑、壁画、藏经洞艺术品 敦煌洞窟内的装饰图案可分为哪五种,敦煌莫高窟艺术分类、内容及时代特征( 三 )


敦煌莫高窟称千佛洞 。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 南北长约1600米 。始凿于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 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 。
敦煌石窟的建筑尤以莫高窟保存的五座唐宋木构窟檐为稀世之珍和一些宋元土木古塔;壁画中也出现不少代表时代的古建筑图样,可说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不可缺的第一手资料 , 具有研究历史和艺术的价值 。莫高窟的石窟建筑 , 由于时代不同,石窟形制呈现不同的特色,主要有5种:1.禅窟(即僧房) 。2.塔庙窟(即中心窟) 。3.殿堂窟 。4.佛坛窟 。5.大佛窟(及涅盘窟) 。
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与莫高窟隔河相望 。主体建筑为二层平顶楼房 , 该建筑约一半隐蔽在丘陵中,外部只露出上层窗户及宽阔的屋檐 。与莫高窟的环境相协调 。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 , 内容丰富 , 技艺精湛 。五万多平方米的壁画分为佛像画、经变画、民族传统神话题材、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画、故事画和山水画 。
敦煌飞天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 。
窟大多依山而凿,主要以群体的形式存在,规模大,延续的时间长,一般都是十几个、几十个成群成组集中在一个区域 , 更大的由几十个到几百个甚至上千个洞窟组成.鉴于不同时代的艺术和宗教的审美要求,各个地区、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石窟形式.由于石窟特殊存在形式和其所具有的重要文化价值,它的抗震防灾工作对于洞窟文物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石窟围岩及其附属构筑物地震稳定性分析评价是石窟文物地震安全评估及防灾对策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于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我国许多著名的大型石窟群都存在着严重的危及安全的病害,如边坡失稳、岩块崩塌、洞窟崖壁开裂、窟顶崩坍剥落、窟龛岩体及石像风化严重等〔1〕,亟待加固修缮.有些石窟地处地震频繁活动区〔2〕,也需要进行抗震加固.对于一些石窟,已经采取了不同形式的加固措施,如60年代莫高窟的抢险加固工程是以重力挡墙的形式阻止石窟大面积的崩塌;70年代麦积山石窟的加固,采用的是喷锚加固与袭隙灌浆相结合的方式,彬县大佛寺石窟、安西榆林窟等石窟的修缮加固也基本上采用了类似的方法;龙门、云岗石窟在防止岩体崩塌的加固工程中,则采用了化学灌浆粘结、补砌等方法.这些已加固了的石窟同样存在着抗震安全评价问题.本文主要以莫高窟为例,探讨采用重力挡墙形式加固的石窟的地震稳定性评价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