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为什么老不下雨,为什么烟台下雪多,被成为“雪窝子”?

1、为什么烟台下雪多,被成为“雪窝子”? 我的大学,是在烟台上的,对烟台的雪印象深刻,因为在我老家,这样的大雪并不常见 。而在烟台,几乎每一年,都会有几场酣畅淋漓的大雪,同学们打雪仗,堆雪人,玩得可嗨了 。我记得同班一个南方的同学,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雪,特别兴奋 , 竟直接趴在雪地上匍匐前进…
前一阵子,曾到烟台出差,适逢一场大雪,雪后风景很好 , 不免又勾起当年的美好回忆 。我有一个疑问,烟台下雪多,被称为“雪窝子”,为什么呢?得益于如今便利的网络 , 我找到了答案,现整理成文 。
毋庸置疑,这肯定跟地理位置有关系 , 但具体是怎样一种关系呢?我归纳了一下,无外乎以下三点:海、风、山。
烟台和威海,地处山东半岛东部,位于黄渤海沿岸,但与全国绝大多数沿海城市又有不同,它们是北向大海,这种地理位置,在我国是很少见的 。
我们都知道,水的散热速度要比土石慢,海水的水温在冬季里相对内陆的地表温度要高,保温效果好 。所以到了冬天,海水温度是要高于陆地温度的,因此,在两市周边形成一个大面积的暖区,温度要高于同纬度的陆地,海水水域还带来了丰富的暖湿气流,为形成丰沛的降水创造了条件 。
在冬季,一般是刮北风,确切点说,是西北季风 。凛冽寒冷的季风,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上呼啸而来,掠过广阔的渤海海面,长驱南下,直达烟台威海地区 。这种干冷气流,在黄渤海海面上空遇到从海面上升的暖湿空气,湿热空气与冷空气结合 , 冷暖交会 , 暖湿气流被迫抬升,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就会凝结成雪花,形成降雪 。这种降雪现象,在气象上就称为“冷流降雪”,是烟台地区常见的一种降雪形式 。
冷流降雪,简单来说就是冷空气流经暖海面,所以,它又被称为“大湖效应” 。这种现象在美国的五大湖地区也很普遍,在冬季,冷空气经过美国的五大湖水面,冷暖空气交汇 , 在大湖的下风向地区就常会出现强降雪 。
“冷流降雪”,它的形成需要二个条件,一是能够直接受到强冷空气影响,二是需要北部有相对暖和的水面,放眼全国,能同时满足条件的 , 也就只有环渤海这一带了 。一般来说冷空气越强,渤海的海温越高,就越有利于出现强的降雪 。与此形成对比的就是,在山东内陆地区,因为冬季缺乏暖湿气流,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横冲直下没有阻挡,也就形不成丰沛降雪了 。
最后一个因素 , 就是山体的影响 , 山对烟台降雪的影响是正反两方面的:
一方面,烟台北部靠着渤海和黄海 , 没有高山阻挡 , 保证了从北方而来的冷空气可以直达烟台海岸 , 假设一下 , 若是烟台北面有高山挡着,冷流降雪的效果就不会这么明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