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读后感150字怎么写?( 六 )


另外,我还要强调的是大凡君子都刚直不阿,不卑躬屈膝,只会慷慨陈词,拼命死谏,所以当权者也要有雪亮的眼睛,重用君子,打倒小人!
自古就有圣贤对于小人有所定义,对于君子我们应该更不陌生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他所说的小人可能未必就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小人,但是他们这些人在许多方面的处事方式相当契合,而且对于无所防备的常人而言相当致命 。所以我们不得不把这个话题提到一定的高度来思考,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了几千年的我们,当然对小人与君子的分辨,有一定的参考或者说准则 。这便要从中国历经几千年积淀的传统文化说起 。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处在一个相当注重传统文化继承与传扬的时代,一大批国学大师相继涌现,康有为、梁启超等,在今天我们可能说过于保守,但是时代不同,评价当然不能空谈 。像“德义礼智信”这样的品格,简单来说就可以作为判断一个人的条件,我们讲德才兼备,就是这个道理 。
我们来看杨翼骧《谈治学与做人》对学者们的看法,这里讲“做人”,不涉及政治立场问题,仅仅谈谈教师、学者范围内的处世态度、人际关系、道德修养等等 。不是说政治立场不重要,而是因为政治上如何做人,选择什么样的政治道路,那是高层次的问题 。比如抗战时期,一个人即使待人热情,谦虚谨慎,却投降日军当了汉奸,那么他大节有失,其他就不足道了 。这里讲的是假定大节基本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在人生处世“小节”上的修养 。
学者如果要得到人们尊重,学术需要取得一定成就,而更重要的是品德要好 。前辈学术界名人品德高尚者,至今仍被人称颂,如蔡元培在个人品德上无可挑剔,他信学术自由的观念,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各个学派、各种思想的饱学之士都可以聘用,李大钊、胡适、林纡、何炳松等等,思想观点不同甚至有的相反,都在北京大学受聘任教 。这种做法不但对北京大学的学术传统影响深远,对整个中国的历史发展也有一定得影响 。梁启超政治上走过歧路,但品德上很好,特别是提携后学方面令人称道,据说在清华研究院之时,有个研究生的论文写得文字太多,稿件是用车拉着上交,王国维、陈寅恪都不愿审阅,而梁启超同意阅读 。
胡适胸怀宽广,受人尊重 。北大的图书馆管理不严,外人可以去看书,社会上一些求知青年到北大去听课,当所谓的“偷听生”,而北大的浴室也允许外人使用 。所有这些,有人提出应当禁止,胡适则认为大学还是应当让全社会沾点光 。这种想法也许不适合某些社会环境,但胡适的宽厚胸襟是值得钦佩的 。吴晗得到过胡适的提拔,顾颉刚、傅斯年都得到胡适的帮助 。有时,胡适帮助别人并不让对方知道,如资助林语堂是个人的钱,却用北京大学借贷的名义,直至林语堂成名后来北京大学还贷款,才知道是胡适私人的援助 。范文澜和蔼宽厚,品德高尚,接触过他的人都有这种体会 。1953年,漆侠曾经在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编辑处工作,后来政治上受到打击,被开除公职 。在范老私自的积极联系下,才在天津师范学院安排到了工作,否则其后果将难以预料 。这种在别人危难状况下给予扶助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郑天挺品德高尚,一生善良宽厚,提携下属,帮助同事,呵护学生,不争名利,接济别人等等,各种各样的好事大都做过 。1979年中国史学会选举时得票最多,表明德望上最高 。品德好是会得到人们尊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