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后己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怎么写?( 四 )


如今的狼牙山顶峰屹立着一块纪念碑 , 是纪念五位壮士 , 为的是我们永远记住我们中国的英雄 。

先人后己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怎么写?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1941年秋 , 七连六班的五位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 , 把敌人引上狼牙山 , 痛击敌人 , 最后子弹打光了 , 五人英勇地跳下悬崖 。这篇课文把五壮士对祖国的热爱 , 对敌人的仇恨 , 为革命事业勇于牺牲的精神 , 描写得淋漓尽致 。俗话说得好:死有重于泰山 , 轻于鸿毛 。五位壮士在万分紧急的关头 , 脑海中就只有一种想法:只要能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 , 我们的牺牲就是值得的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的一个故事:荆轲刺秦王 , 送别荆轲的燕太子丹最后吟了两句诗:“风萧萧兮易水寒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这就告诉荆轲 , 此去九死一生 , 但他还是毅然前往 。这种“明知山有虎 , 偏向虎山行”的精神难道不是吗?此外还有董存瑞 , 罗盛教……这些壮士在危急时刻 , 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 而把死亡留给了自己 , 他们是多么勇敢啊!他们是我心中最钦佩的人 。

先人后己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怎么写?


《狼牙山五壮士》 , 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1949年秋天 , 七连六班的五位壮士 , 为了部队主力把敌人引上绝路 , 在狼牙山痛击敌人 , 在子弹用光的情况下 , 宁死不屈 , 五人英勇跳下悬崖的故事 。
也许那些人不是五壮士的话 , 他们也不会把敌人引上绝路 , 也不会为了部队去搭上自己的性命 , 有可能贪生怕死 , 做个逃兵 。
俗话说得好:“死有重于泰山 , 轻于鸿毛 。”五位壮士在万分紧急的关头 , 脑海中只有一种想法:只要能保护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 , 我们的牺牲就是值得的 , 五位壮士知道此去凶多吉少 。但他们还是勇往直前 , 这种“明知山有虎 , 偏向虎山行”的精神 , 难道不令人佩服吗?
我作为一名小学生 , 在生活上遇到难题就退却 , 有时干脆就放弃啦 , 我想到有一次我学轮滑鞋连站都站不起来 , 慢慢扶着栏杆 , 好不容易站起来 , 一个踉跄 , 摔了个四脚朝天 。我坐在地上愤怒地把轮滑鞋脱下 , 用力往旁边一扔 , 不学了 , 这么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