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艳”-李香君

“秦淮八艳”-李香君
文章图片

莺飞草长,杏花还在菲、桃花欲怒红的季节,我骑车来到了位于商丘古城西南7公里的李姬园村,拜谒长眠在这里的“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 。
李香君墓位于李姬园村东头,周围紧挨着民房,墓裙直径约5米,花岗岩镶砌,墓前立着一尊2米多高的石碑,碑上镌刻着“李香君之墓”几个大字,现为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碑阴面刻有“保护范围以墓址为中心,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周围向外各30米”字样 。当地村民好像并不买账,当然文物部门也没有认真按“保护范围”执行过,村民甚至连墓冢上都种上了油菜,此时正置油菜花盛开时节,金灿灿的一片,蜂飞蝶舞,为凄凉的李香君墓凭添了几分情趣 。
“来啦!”见笔者在李香君墓前拍照,几位正端着饭碗蹲在门口吃早饭的村民主动过来搭讪 。“恁是拍电视的吧 ? ” “经常有公家人来拍,香君墓还上过电视哩!”“李香君可是个好人,卖艺不卖身”!“李香君墓应该好好修一修…… ” 不一会儿,一位老汉和一位抱着孩子的大嫂也参加了“讨论” 。好淳朴的乡亲,封建的思想在他们的头脑中早已开化,他们也喜欢李香君,不像几年前笔者第一次来李姬园时那样回避李香君了 。热情的老乡还领我去看了村中另一处《桃花扇》遗迹一一“香君井” 。香君井传为李香君当年在南园生活时打水浇花留下的,现在被一块磨盘封盖着,像一段尘封的历史 。
据一位老汉讲,很久以前,他家盖房挖土时曾挖出过几块银元和南园的基址,基址位置就在今香君墓与香君井之间 。后来日本人来了,架着机关枪来挖香君墓,打开棺椁,拿走了墓中的桃花扇 。另一位老人讲说,1958年“合大伙”的时候,村里人挖过香君墓,挖出了一枚金簪子,卖给了银行,当时卖了几十块钱,给村里买了一口大锅 。村民们还说,香君墓在商丘一带很有名气,当地政府为修香君墓,曾拨过好几回专款,但都不知道都用在了什么地方 。村民的话,有传说,有抱怨,可信可不信,但都对香君墓的现状表示不满意 。
伫立李香君墓前,笔者感慨万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名句,意思是说历代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歌妓娼女们为了生存,不得不用她们的声色皮肉换取达官贵人们的欢心,在他们身上,毫无人格尊严可以谈及,更谈不上顾及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大事了 。但是,在这个被压迫、被扭曲的群体中,却出现过一位为当时及后人敬仰的奇女子一一李香君 。
【“秦淮八艳”-李香君】李香君是清初戏剧家孔尚任名著《桃花扇》中的秦淮名妓,“秦淮八艳”之一,是家喻户晓的我国古代罕有的光辉妇女形象 。秦淮名妓李香君血溅桃花扇,重情重义之举撼动了世人 。她不但是风月场所里的硬骨头,更是古代名妓中有口皆碑的义气妓,可以说是人气很旺的大牌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