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幔是什么,地幔,地球的地幔是用什么石头制成的?

1、地幔,地球的地幔是用什么石头制成的?由百度百科知:
上地幔的组成可以从岩浆岩推知 。源于地幔的基性岩、超基性岩(ultrabasic rock)以及金伯利岩等都具有共同的高铁、镁特征,与地震波传播速度也一致,结合地球化学研究,认为上地幔的成分接近于超基性岩即二辉橄榄岩的组成 。它经由部分熔融而产生玄武岩浆 , 剩余的为难熔的阿尔卑斯型橄榄岩 。林伍德(Ringwood)认为上地幔的化学成分相当于由3份阿尔卑斯型橄榄岩(橄榄石79%、斜方辉石20%和尖晶石1%)和一份夏威夷型拉斑玄武岩组成 。

地幔是什么,地幔,地球的地幔是用什么石头制成的?

文章插图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是什么内部圈层由外向里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
1、地壳
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 , 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 , 平均约为39- 41千米 。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 。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 。
2、莫霍面
1910年莫霍洛维奇提出地球有内外层之分 。他指的内外层就是我们所说的地幔和地壳 。而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也就被称之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面) 。
在莫霍面上,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增加明显 , 弹性和密度随深度逐渐增加,地幔物质密度、硬度大于地壳 。此面以上物质平均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似 , 密度约2.9×10^3kg/m^3;此面以下物质平均化学组成与橄榄岩相近,密度约3.1-3.3×10^3kg/m^3 。莫霍面温度为400-1000/℃
3、地幔
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厚度在2800km以上 , 平均密度为4.59/cm3 , 积约占地球体积的82.26%, 地幔的质量约占地球总质量的67.0%,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球物质的总组成 。地幔的横向变化比较均匀,根据地震波速度的变化以1000km激增带为界面(雷波蒂面),进一步划分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次一级圈层 。
4、古登堡界面
古登堡界面,又名古腾堡界面 。根据地震波波速变化而划分,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 。地震波传播时,除了在地球内部深度约33千米处波速有一个显著的变化(此处称为莫霍界面 , 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之外,在深度约为2900千米处,地震波传播状态也会发生明显的改变,此处便被称为古登堡界面 。地幔位于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 。
由于地球外核为液态,在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S波即横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不能穿过此界面在外核中传播 。P波(指纵波)曲线在此界面处的速度也急剧减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