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射虎教学反思(12)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


苏教版第六册第8课《李广射虎》是一篇“文包诗”式的课文 , 文章通过描绘卢纶的《塞下曲》一诗的情境 , 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
诗的后两句是“平明寻白羽 , 没在石棱中 。”课文对诗末句对应的描述是“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 , 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课文作者把“没在石棱中”解释为“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 , 从表现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来说没有原则性的错误 , 但如果要帮助学生理解原诗却不妥当 。“石棱”的“棱”在新华字典上有两个解释:一是物体上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接连的部分;二是物体表面上的条状突起:如瓦棱 。诗中的“棱”字显然应取第一种解释 , 是石头的面与面的相交处 , 国画中有山石纹理一说 , 这里的石棱就相当于山石的纹理处 。
当堂教学时 , 我直觉地感到文中的解释不妥 , 因为一支靠人力射出的箭硬生生没入顽石中且使训练有素的将士也拔不出来 , 这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描写 , 不是流传有绪的历史故事 。当时我对学生说 , 我们读书一定要有敢于怀疑的精神 , 书上说箭深深地扎进石头我觉得不妥 , 我们把它改成石缝吧(因为我怕学生不理解什么才是石头面与面的相交处) , 学生很支持我 , 就按我的改法把句子重读了一遍 。
课后 , 我再细细一想 , 才感到我的改法比原文还差 , 如果是“石缝”则必然有大有小 , 且李广即使射进很小的石缝也让人感到少了几分神力 。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把课文的句子改为“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棱里” , 然后老师再在黑板上画一幅简笔画让学生理解何谓“石棱” , 它与“石缝”有何不同 。这样既未改变诗句的原意 , 又让学生多积累了一个很有用的词--石棱 , 它简洁而准确地表达出了石头某一部分的位置 , 简直找不出第二个同义词了 。
做语文老师的也许就要在这些小处着力 , 才能用智慧点燃智慧 。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


今天是星期一 , 早上第一节课是语文课 , 根据以往的经验 , 我知道这一课教学效果不会很好(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 因为心理学老师早就告诉我们 , 周一上午的第一课和周五下午的第三课的教学效果在一周内是最差的 。虽然心里有所准备 , 但还是充满信心的 , 因为 , 我准备上《李广射虎》的第二课时 , 我相信学生还是会很感兴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