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前一天要干什么,元宵节的习俗( 三 )


12、逐鼠:
逐鼠是一项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 , 始于魏晋时期,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 。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十五的时候,有一个神仙下凡到一个姓陈的人家 , 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祭祀我,就让你们的桑蚕丰收 。后来就形成了风俗 。
13、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 。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 , 占卜蚕桑,并占众事 。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 。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 , 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 。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 , 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
 
14、走百?。?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 , 散百?。?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 。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 , 结伴而行 , 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 。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
与元宵节相关的诗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等 。
元宵节由来: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 , 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 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 , 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 , 人们赏灯 , 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 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
元宵节的三个禁忌:
1、忌沮丧哭闹、说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