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迈翻译赏析怎么写?( 六 )


那充满“春恨”的人事内容究竟具体何指 。据马令《南唐书》卷二十五载:李璟即位,歌舞玩乐不辍,歌师王感化尝为之连唱“南朝天子爱风流”句至再三再四以剌之,李璟遂悟,作《浣溪沙》二阕并手书以赐感化,其中就包括这一首 。这样看来,词中的春恨就不是这位风流天子对景抒情的一般闲愁,很可能是南唐受周威胁时的危苦感慨,而“青鸟”句就是忧国之思的深沉寄托了 。
点绛唇·素香丁香
【宋】王十朋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 。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 。含春雨 。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
译诗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绽放 。柔美得树气味清香,优雅的正称幽人的趣味 。无意争夺高低,梅蕊别来妒忌 。含着春雨,结下愁千绪,仿佛在追忆江南的主 。
此词上阕从两个方面落笔:一个方面是写丁香之形态,如“琉璃叶下琼葩吐”,另一个方面是写丁香之意趣,所谓“幽人趣” 。而扣题的只有一句“素香柔树” 。首句“落木萧萧”,本是用来描写秋天景象的,这里被移用来描写丁香尚在含葩而未吐蕊时的环境和氛围,也是一种衬托 。
下阕由形而传神,写丁香之精神所在 。也从两个方面落笔,一个方面是写其无意与群芳,尤其是“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朱庆馀《早梅》),号称内修外美、玉蕊清香的梅花,争春斗艳,另一个方面是写丁香散露出的那种愁绪 。全词的精彩之处全在其“豹尾”:作者大胆悬想,丁香之所以“结愁千绪”,也许是它在思忆江南的主人吧 。至此,本无情之花卉植物,便化为了有情意之作者心志的寄托,一怀愁绪,满腔悲情,也就有了具体的着落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
译文:
人之一生多么容易衰老而苍天不老,
重阳节却年年都来到 。
今天又逢重阳节,
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
那不是春天的光辉 。
却胜过春天的光芒,
空阔的汀江之上有绵绵不绝的秋霜 。
赏析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自战国楚宋玉《九辩》以来,“悲秋”就成为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 。而前人以“九九重阳”为题材的诗章词作,更借凄清、萧瑟、衰飒的秋色状景托怨情、兴别恨,少有不着一“悲”字者 。诸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悲”等,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寄寓伤时忧国的凄怆痛楚,或倾吐落拓失意的抑郁苦闷,或抒发获罪被贬的万端感慨,皆“婉转附物,招怅切清” 。毛泽东的这首词却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独步诗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