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教学反思( 二 )


中华鲟有( )的历史 。它的样子怪怪的:身披(),眼睛( ),一张大嘴() 。它生活在( ),最大的可以长到( )重 。
再让他们看黑板板书介绍,最后再用自己的话来介绍 。充分体现了说的“层次性”,也照顾到了中下水平的学生 。
另外为活跃课堂气氛,我在情境创设上动了一番脑筋,伴着音乐让孩子来复述介绍“活化石”,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 。反而让人觉得很突然,显得很不和谐 。我们能否让孩子的情感流露自然些 。不需太大的折腾,只言片语就能融会贯通 。
5、语文味,也别忘了科学性 。
牢记语文要姓“语”,但也不能忘记这篇课文的特点 。常识性文章不可不顾文章蕴涵的科学与人文因素,勿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因此,在学完课文后,我位学生讲解了动物们为什么会灭亡的原因,并为他们介绍了其它的“活化石”,并让他们回家查找资料 。虽说查找资料这一环节的反馈结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全班有近一半学生查找了资料却根本无法表述,但我想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想要清楚地表达这么复杂的科学文字总归还是有难度的 。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尝试,并要求他们提高 。

《活化石》教学反思


在教学《活化石》这一课时,我将侧重点放在了“银杏树”这一活化石 。而在教学“银杏树”这一活化石时,我主要抓住两句重点句 。一句是在读中让学生体会银杏树“长得慢”这一特点;另一句是“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这个句子除了让学生在知道银杏树的叶子很像扇子这一特点外,还抓出了两个语文知识点:一、这是一个比喻句,我让学生模仿句子,进行打比方句子的训练,并引导孩子们在日常的写作中也多运用这样的句式,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第二个知识点是在这个句子中,有两个重叠量词,分别是“一片片”、“一把把” 。这是这篇课文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我让学生读读上面两个词语,让学生发现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片”和“把”字重叠了 。我让学生对比“一片叶子”和“一片片叶子”、“一把扇子”和“一把把扇子”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 。弄清了意思后,我又让学生做拓展训练,说说还有哪些可以用“一片片”、“一把把”做量词 。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停止训练,而是让学生在联系中积累运用,比如“一条条”、“一座座”可以用在什么词语前面做量词 。从实际教学过程来看,这一环节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发言都很踊跃,在联系中学会了积累运用 。
同时,这节课也有不少遗憾 。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朗读方面 。学生的朗读是我训练的弱项,孩子们读书声显得拖沓冗长,没有节奏感,听起来很不舒服 。而且,我将教学的着重点定位错误,不是着重标点如何死板地停顿,而是长句如何停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