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五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内容 , 具体编排在本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这一单元收录的四篇文章都是小说 。在前几册的语文教材中 , 小说这种文体虽曾出现过(如:都德的《最后一课》) , 但真正系统的来认识和学习还是开始 。通过塑造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 , 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 , 揭示人性的假恶丑 , 彰显人性的真善美 , 这是小说的主要功效 。高尔基说过“文学即人学” 。它对人物内心活动揭示之深刻 , 对人物性格刻画之细腻 , 是其他文学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让学生通过对小说的阅读 , 在享受审美愉悦中 , 认识自己 , 提升自己 , 同时引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 。这便达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相得益彰的结合 。本单元既承载前四册零散小说篇目学习之系统化 , 又下启本册第五单元古典小说学习之基础性 , 这对于养成学生阅读小说的习惯 , 提高阅读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我的叔叔于勒》是中学语文教材传统篇目 , 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 。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态度变化 , 在细腻入微的语言、神态描写中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反映出了多元化的主题思想 , 给人启发 , 耐人寻味 。初读本文 , 情节曲折回环 , 引人入胜 , 看似简单容易 。但要引导学生深入细致的品味理解 , 是有一定难度的 , 特别是挖掘文字内涵中的思想 。因而 , 在第一课时疏通了情节线索的基础上 , 本节课中通过一些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 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 为深入理解文章的多元主题做铺垫 。这便是本课时学习设计的主旨所在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已近尾声 , 我请学生归纳主人公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的人物性格特点 。学生A说:“菲利普是个典型的小市民 , 他虚荣、势利、自私、贪婪 , 处处在模仿上层人物 , 时时想爬到上流社会 。”学生B说:“菲利普太太克拉丽丝是个精细、刻薄、泼辣的女人 。”学生C说说:“菲利普夫妇虽然不是什么大奸大恶 , 但他们的灵魂却已经被金钱腐蚀了 。”学生D说:“于勒是一个身世浮沉的 , 染上社会的恶习惯而最终‘咎由自取’的人 。”
学生的分析正合教参 , 看来 , 前面的引导、讨论和分析是到位的 , 成功的 , 一切水到渠成 , 我正准备总结 , 一个不太响亮的声音传来:“我认为于勒是值得同情的 , 作者写菲利普夫妇的无情正是为了引发我们的反思:反思我们不要失去对人的真诚的爱新和同情 。”大家把目光集中到他身上 。是学生E , 一个平时不爱发言却喜欢发表不同见解的女生 。今天 , 她的问题让大家一惊 , 然而我又看到许多学生眼睛里因为这一问题而散发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