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反思

上完《学会查无字词典》这课,我自己都为学生的精彩回答而喝彩!惊喜之余,我也该有所思有所悟:
一、给学生多一点的说话时间 。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 。正是他们无时不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 。”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每一个学生具体的阅读,有着各自的焦点,每一位学生的理解,都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等有关 。在读书中出现学生独立自主的不同的感悟,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喜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气氛 。教师对学生应该多一点微笑、多一点信任、多一点宽容,要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在这节课中,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如“挥汗如雨”一词,原本不是计划中的,但是我舍得放时间进去,让学生自己去说,自己去理解 。从而真正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
二、给学生多一点的个性时间 。
在我国,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割断了语文教学同生活的联系,使内蕴丰富的语文教学只剩下孤立零碎的语文知识,教师让学生一字不漏地记着各种“标准”答案,往往造成学生千人一面、循规蹈矩、按部就班 。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扼杀着本该纯洁美丽、充满好奇、富有想象的童心 。我们斥责着“课堂不是茶馆”,总是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混乱”、“顶牛”的担心……殊不知,这里是个性的张扬!在教学中,我不放过一丁点“小声音”,喜得收获!做到重视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重视学生的独立个性,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使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 。
三、给学生多一点的表现时间
在我的课堂上,允许学生“实话实说”;鼓励争议,允许“自我表现”;倡导创新,允许“挑战权威”;激发想象,允许“异想天开” 。像本节课中竟然有学生要换掉课文中的词语,我也允许他“挑战权威”了,让他尝到了被尊重和挑战成功的喜悦 。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任鸟飞”的蓝天,“凭鱼跃”的大海 。

《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反思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会查“无字词典”》这篇课文通过爸爸和聪聪暑假旅游途中的一个生活片段,告诉我们理解词义,不仅要学会查有字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反思 。要让学生知道: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习 。
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在学生通读课文,且充分读熟的基础上,结合《两导两练》上初读点拨部分第3题的指导,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写了“谁”“干什么”“结果怎样” 。简单的三个问题,既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教会了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学反思《《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反思》 。紧接着,由“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爸爸和聪聪谈理解词语的对话的?”学生在这个问题的指引下,很快有了结论:2~8自然段 。这样,在练习中教会了学生提领主要内容分段的方法 。接下来,又对第二大段分层:“哪几个自然段是父子俩在理解‘骄阳似火’这个词语?哪几个自然段是父子俩在理解‘惊涛拍岸’词语?”学生很快完成了任务,理清了课文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