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核心思想( 三 )


所谓“克己复礼”是说 , 在“克己”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仁” 。“仁”是人作人的内在品质,“克己”是要靠人对自身内在品质(即“爱人”的品德)的自觉:“礼”是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规范,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之用,和为贵” 。要人们遵守礼仪规范必须是自觉的才有意义,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 , 而由人乎?”对“仁”和“礼”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云礼云,玉帛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乎哉!”因此,我们可以说 , 孔子认为“克己”(求仁)是要靠自己的内在自觉性 。有了“求仁”的内在自觉性,“我欲仁,斯仁至矣” , 并实践于日用伦常之中,这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了 。“极高明”要求我们寻求伦理体系中的终极理念 , “道中庸”要求我们把它实践于平常生活之中,而“道中庸”和“极高明”是分不开的 。哪怕是寻求最低限度的伦理观念的“认同”,也是和某种伦理体系的终极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如果说,孔子的“仁学”充分讨论了“仁”和“人”(人道)的关系,还没有来得及去充分讨论“仁”与“天”(天道)的关系,那么孟子在后一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 , 如他说:“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 , 则知天矣 。”
人心本仁,与“天心”本是相通的 。对此朱烹说得更明白,他说:“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乎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故语心之德虽其总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己矣 。”此则从“天心”本“仁”,而说“人心”也不能不“仁” , “人心”与“天心”实是相贯通的,因此儒家的伦理学说实是建立在一道德形上学之上,故《中庸》说:“诚者 , 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 。”儒家这一“天人合一”思想无疑有其特殊的伦理意义,而贡献于人类社会 。
但是,如果我们把曾经支持中国两千多年有关作人的道理的“仁学”(“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批判掉了,那么我们的社会如何不混乱,如何还能不发生“精神危机”呢?从这里看,对待传统的伦理思想,我们只能继承它、发展它,使之适合现今社会生活之要求,决不能抛弃它 。当然,在我们继承“传统”的同时,不仅应使“传统”得到发展与更新,要“日日新 , 又日新”(这也是中国的传统) , 而且还应充分吸收一切适应我们社会发展要求的其他民族的伦理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