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纸的来历,为什么会有烧纸这种习俗?( 六 )


 烧纸钱的习俗的由来: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 , 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
纸钱 , 又称冥纸、冥钞、冥镪、冥币、金纸、银纸、阴司纸等等,是中国传统祭拜鬼神、祖先时火化的祭祀品之一 。
民间传说,烧纸钱的习俗源自造纸术发明者蔡伦之徒尤秀才 。据说这是他为了推销「纸张」而想出来的手法:尤秀才先假装重病死去,再让其妻告诉所有邻居,若将纸张剪成铜钱形状焚烧,贿赂神祇,死者即可复活 。邻居都不相信,后来尤妻一烧,尤果然立刻复活 。于是「纸」立刻成为最畅销的产品 。这些说法,都被认为是乡野传说,娱乐可以,却不太可信 。
据唐代《封氏闻见记》记载 , 古代埋圭、壁、币、帛祭祀鬼神 , 汉代埋宝钱陪葬;从魏晋开始用纸钱送葬 , 烧纸钱则始于唐朝 。邯郸人仁蒨说:鬼与人异,真不如假 。可以黄色涂锡当金子,以纸当绢帛,所以冥纸是仁蒨时开始的 。「积钱为山 , 盛加凋饰 , 舁以引柩,……纸钱魏晋以来始有其事」 。到了唐代 , 上自王公,下至庶民,开始盛行烧纸钱送葬 。
从埋钱转变为烧钱,可能和佛教有关 。有学者认为 , 随佛教的传入年代,烧钱也随之盛行 。故堆测烧纸钱应该是受到印度或中亚习俗的影响 。印度或中亚人认为,可以用火将祭品传递给鬼神 , 如婆罗门教中的火神阿耆尼 , 就有传递物品的能力 。
传统的纸钱,一般是黄白等色纸,上面常绘有图案,黏着金色或银色的箔片 。黏金箔的称为「金纸」 , 是烧给神明或作为祈福之用 。黏银箔的称为「银纸」,是烧给祖先或者鬼魂 。也有人将其折制成元宝,象徵银锭 , 以供其作货币花用 。在中国民间,又有用纸糊篾扎的家俱、杂物、房屋,乃至现代的汽车、飞机、轮船等等 。更有纸扎的丫鬟、仆人、麻将桌、电视机,甚至是手机、信用卡;以为焚烧之后,就被鬼去受用了 。
因为佛教的盛行,也有人会将佛经、咒语印于纸上,如印有往生咒的「往生钱」,再烧给祖先、亡灵;希望藉由此方式使其得到冥福 。更郑重其事者,会以此类纸钱摺成莲花、纸船象徵超渡其往极乐世界 。
相传,东汉时期的改造造纸术后,生意兴隆 。嫂嫂惠娘便让丈夫蔡莫向弟弟讨教造纸术 。由于蔡莫浅尝辄止,造出的纸质恶劣 。惠娘急中生智,佯装暴死,让蔡莫当着邻居的面,在自己的棺前边哭边烧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