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淅川为什么穷,淅川为什么是深度贫困县( 九 )


明代 , 淅川五匠六坊等手工业遍布境内;清代,制陶、造纸业相继兴起;民国17年(1928年),大泉寺造枪厂创立 , 开始半机械化生产 。民国30年(1941年),县兴隆纺织厂、裕民铁工厂和兴汉、罗叱、豫华等卷烟厂陆续建成投产,后来由于国共内战,工厂相继倒闭 。
新中国建立后的80年代淅川以矿产开采和金属加工为主 。近几年则是以电解铝、铁合金冶炼、汽车减振器加工、制药业为主 。因为工业中大多为资源开发型企业,并且污染严重,但为了保护水质,该县关闭了大批污染企业,主力发展“低碳经济” 。淅川正在建设淅川产业集聚区,聚集区位于香花镇、厚坡镇和九重镇境内 , 该区交通便捷,省道S335贯穿全境,距离焦枝铁路和二广高速不足30公里,距南阳机场在100公里以内,宁西铁路和汉十铁路连线、内邓高速均穿境而过;电力供应充裕 , 现有35KV变电站二座,110KV变电站四座、220KV变电站一座,全区规划面积19.7平方公里 , 已建成区面积5.1平方公里 。主导产业为新材料、化工产业
2014年 ,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20亿元、增加值70.3亿元,工业综合实力稳居全市第一方阵 。淅铝、淅减入选省百强企业,福森药业入选省百高企业 。围绕“一县一业”,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加工产业,全年新增关联企业10家,总数达到75家,实现行业产值90亿元 。淅减公司列车减振器通过南车集团评审,轿车减振器正式与奔驰汽车配套 , 步入行业制高点 。明代成化八年(1472年),老城东南创建儒学 , 明正德年间(1506年至1521年),建立阴阳学(主要教授天文、气象、地理等知识)和医学各一所 。清代嘉庆至乾隆年间(1736年至1820年),相继建立了崇文、文兴、昆阳三大书院,同时 , 县内繁华的集镇开始兴办社学、义学和私塾 。教学内容主要是《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等 。清末,废书院、兴学堂 , 学部规定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教育宗旨 , 先后创办初、高等小学堂、女子学堂、中学堂和初级师范学堂等 。
民国伊始,改学堂为学校,县境内普遍扒神像 , 改庙宇,兴办教育 , 教育宗旨从“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到后来的以“礼义廉耻”为校训 。民国二十年(1931年)淅川推行地方自治,教育事业有较大的发展 , 各区设中心小学,各保设国民小学 。地方自治派要求各级学校以“政教养卫”为原则 , 训练学生以服务社会为目的 。抗日战争期间,省会开封以及豫东20多所大、中学校先后迁入淅川,对淅川的教育事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