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百年孤独读后感如何写?( 十 )


第二代的大儿子霍阿卡迪奥是第二种孤独者 。他自幼就桀骜不驯,充满了各种野性的思想,长大后更是与吉普赛女郎私奔 。他得不到父亲的理解,也得不到世人的理解 。尼卡诺尔神父曾试图让他信仰上帝,他就要神父拿出上帝的铜版照相来 。他的孤傲与生俱来,带着对世事的不满与不解 。这样的人注定也是孤独的,因为他憎恨一切 。当他最终从私奔回到家中,他竟已无法摆脱他的孤独,整日在房间里沉思,最后郁郁死去;奥雷连诺上校是第三种孤独者--哲学家 。他智慧聪明,拥有先知的深刻的孤独 。哲学家式的孤独乃是一种拥有智慧却少有人理解的悲怆 。当他终于领悟到地球是圆的,世界是连为一体的,他想要告诉全村人却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智慧,嘲笑声充斥着他的生活,我却看到另一种伟大的孤独同样也在整个人类历史中的映射 。
家族中的另一个贯穿始终的人即是乌苏拉,她从未看过羊皮书卷,却远比所有人都先知先觉 。早在羊皮书破译之前,她就曾经在内心中对自己说“这些事情在他们发生之前我就曾经见过,也早就知道” 。这个智慧的人象征了什么?是普通的人有着永恒的智慧,抑或是历史循环的真谛?只有作者知道 。
有人说百年孤独是拉丁美洲历史的魔幻主义再现,我却觉得看到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再现 。纵观古今,那些伟人,那些我们所尊敬的人物和长辈,哪一个不是在孤独中默默奉献?父母是这样,那些历史中的愤青们是这样,那些参透事物真理的伟人们更是这样 。只是我们更容易在历史的风尘过后醒悟到那些伟人的功绩,更容易铭记那些哲学家式的孤独者 。原来,我们每个人,只要正在与自己的理想或追求,或自我的价值观执拗而坚定的守卫,就必然有不能理解我们,或忽视我们的人存在 。原来我们,本来就是孤独的 。
合上书本,我还记得那天的夜晚带着秋天的凉意 。我回过神来再看到我眼前的那盏灯,因为亮得久了有点微微的热气,灯下那一叠还待我下笔的试卷,我突然明白了我的孤独,夜夜在这灯下的一笔一笔,每天在书本面前的一咏一叹 。我们的梦想,我们的目标就像某块模糊的界限,吸引着我们不断地往前走,即使这一路,多么孤独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份孤独究竟在哪里要得到它的意义,究竟在何处要实现它的价值?此刻我并不声张,我只是默默地孤独着我的孤独 。或许走过了这一段,前面又有一盏孤灯在等待着我,可是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蓑烟雨任平生”
布恩迪卡家族创立了马孔多这一小镇,并在此定居长达数百年 。在这漫长的时间中,家族中的7代人都拥有着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 。作者运用犀利的批判眼光、简洁的直观语言和夸张的表现手法,为我们描述了这个百年孤独的家族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