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不要送伞来》教学设计如何写?( 三 )


3、学习第二节诗 。(方法如上 , 以学生自学为主) (1)学生自由读第二节诗 。想想第二节诗写了什么?并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 通过小组讨论后回答 。
(2)小组讨论:这一节诗要怎样读才好?(欢快) (3)全班有感情地读一读 , 然后请一生上台表演头顶书包在雨中欢快奔跑的样子 。
4、学习第三节诗 (1)全班默读第三节诗 。
(2)同桌讨论:这节诗写了什么?(这节诗讲我懂得妈妈的爱 , 我要像街边的小树在风雨中更加勇敢、欢快 。)
(3)刚才大家在读的时候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尽可提出来 , 我们一起来讨论解决 。问题:你的爱指的是什么爱?
什么是小糖人?
解决:你的爱指的是妈妈怕女儿被雨淋坏了 。小糖人就是指那种被雨淋了容易生病的人 。
(4)小组讨论一下 , 这节诗要怎样读才好?(勇敢、欢快)
(5)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诗 。
三、归纳小结
这首诗主要告诉我们:作为一名真正的少先队员 , 必须从小学会自主 , 不要事事都依赖别人 。
四、布置作业
作业:语文天地中的“仿照例子编一编”


《妈妈,不要送伞来》教学设计如何写?


教学前设计:
一、教材分析:
《妈妈 , 不要送伞来》这篇课文选自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 。这首小诗用呼告的语气 , 表达了孩子不愿意娇生惯养 , 希望自立的愿望 , 也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亲情 。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 , 在家经常帮助父母扫地、喂鸡、倒垃圾 , 农忙季节还给在农田干活的父母送水、送饭等 。从小自立意识很强 , 承担的责任很大 。因此 ,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学习这篇课文 , 就会很容易理解课文内容 , 相信课堂效果一定很好 。
三、教学目标:
1、认读课文中的8个生字 , 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了解“勇敢、欢快”的含义 , 并用这两个词造句 。
3、能仿照课文 , 用“不要…… , …… , 我……”这个句式说话 。
四、学习方式:探究、合作、交流
五、教学具准备:
1、学生提前搜集雨中图片 。
2、教师准备幻灯、录音带、生字卡片 。
教学中设计:
六、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雨中情境的图片 , 相互交流 , 并说出图上的情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