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禁染令,酒厂工作可以染头发不?( 三 )


市场准入 。市场准入主要体现在制定严格的、甚至苛刻的技术规范、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 , 涉及产品的适用、健康、安全或卫生等方面 。比如,自1994年以来 , 德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相继采用的印染制品含偶氮染料禁止令就对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纺织品、服装等轻工品的出口影响甚重,损失惨重 。目前我国虽已攻克了此技术难关,但却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还有,已被有关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广泛接受和认可的HACCP则明确规定,食品包装需标明食品的营养成分,从而增加了食品制造商的成本,对缺乏技术分析手段的食品实际上构成了禁止进口令,进而影响相关产品的贸易和生产 。至于《蒙特利尔议定书》中有关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公约则对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产生严重的影响 。此外 , 有的国家还规定了许多涉及安全、健康项目的审查,使进口品因季节需求的变化或失去商机,或无法进口 。凡此种种,均对有关国家的出口贸易构成了严重的技术阻碍 。
认证、认可制度 。认证、认可是一种依据技术规范、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对有关产品进行认证或认可的制度 。与贸易政策不同,它需要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广泛的社会基础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人文思想、法律制度等 。认证、认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机会的均等性,具有从更高的战略(非局部的)角度去审视经济的发展,故在推动社会进步、增强社会环保意识、规范市场行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此项政策所能带来的种种益处只能被那些处于同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所享受 。未经认证、认可的产品和服务则被排斥在市场之外,形成事实上的市场壁垒 , 因而保护主义色彩更浓,保护程度也更深 , 对经济的影响也更具决定性,使得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更难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 。
贸易管理是在新贸易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贸易政策理论 , 是基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政策分析,适用于发达国家对其战略性产业发展的保护,通过政府对贸易活动的干预,达到改变市场结构或环境,提高本国企业的竞争能力 。其政策主张上大多涉及自愿限制出口、补贴、国家贸易垄断等 。特别是反倾销措施,具有很强的壁垒效应,是新贸易保护主义者极力主张的政策手段之一 。此外 , 劳工标准、区域性协议、关税升级保护、灰色区域、限制性援助或边境税调整等措施也都有很浓烈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 。
新贸易保护主义尽管其历史不长,但因其形式的多样性、手段的有效性和技术法规的合理性而为各国政府所青睐 。我国虽已初步建立起有自我特色的壁垒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差异性尚有待于完善和提高,政策的艺术性有待加强,技术手段的多样性则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