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来历,除夕的来历( 四 )


2、除夕是新年的前一天,即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很忙碌,准备迎新春 。除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人都选择在这天守岁 , 就是通宵不睡觉 , 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 。
3、过除夕时,北方和南方的习俗不一样 。北方人在这天包水饺吃,而南方人做年糕 。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 , 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这天对华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 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要回到自己的家乡与家人团聚,一起吃团圆饭 。
4、除夕这天,贴春联和挂灯笼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且还要打扫房间 。过完除夕后 , 第二天就是新年了,是新年的第一天,人们会早早起床去拜年 , 同时会准备许多饭菜 。

除夕的来历,除夕的来历

文章插图
5、除夕的来历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 。
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 。除,即去除之意;夕 , 指夜晚 。“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 , 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 。
除夕的来历
岁除,是岁末除旧布新的日子 。除夕 , 即岁除之夜 , 它与岁首(新年)首尾相连 。旧岁至此夕而除,第二天就换新岁了,故俗以为除夕 。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 , 岁除之日是传统的祭祖节 。古籍中有讲到:“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 。”意思就是说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我们人类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 。
现存文献中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 。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另据《吕氏春秋?季冬记》中说,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每年将尽的时候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据说这也是当时“除夕”节令的习俗之一 。
除夕通常会被称为大年三十,但是其实由于阴历历法的原因,除夕的日期可能是十二月三十,也可能是十二月廿九 。但不论如何,它都是阴历年的末尾 。
除夕的习俗
1、吃年夜饭 。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 , 阖家团聚 , 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 。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二是鱼 。火锅代表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 
2、贴春联 。每逢春节,在除夕之日,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 , 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