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安全《不跟陌生人走》教案如何写?

小班安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
活动重点: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 。2.请一位幼儿园不认识的老师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巧克力、果冻 。
活动过程:
一.安全演练
1.教师扮羊妈妈,告诉幼儿要出去找好吃的,请幼儿在家等妈妈回来,如果有陌生人来,不要离开家 。请一个陌生的老师扮老狼来引诱幼儿 。2.集体讨论: (1):妈妈出门前怎么说的?
(2):老狼来了是怎么说的,宝宝又是怎么做的? 3.出示图片 。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玩,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时,你不能要 。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
图四:陌生人硬要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
二.情境练习
三.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 。”接着拿出玩具给她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呢?应该怎么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 。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
老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2)如果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
四:活动延伸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

小班安全《不跟陌生人走》教案如何写?


活动目标:
1.知道独自玩耍或独自在家时不跟陌生人走,不给陌生人开门 。
2.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不跟陌生人走》 。
2.事先让幼儿理解“陌生人”的含义 。
活动过程:
一、认识陌生人 。
1.教师:你们知道什么是陌生人吗?
小结:陌生人就是我们不认识的人,陌生人不一定都是坏人,也有好的陌生人,当我们遇到陌生人时,跟我们说话或吃东西是,不管她是好的或是坏的,我们都要有礼貌的拒绝 。
2.老师这里有两个小朋友叫丽丽和齐齐,她们也遇到了陌生人,看看她们是怎么办?
二、看录像《不跟陌生人走》 。
1.教师:丽丽一个人在家,外面响起了敲门声,这一次,丽丽没有直接开门,而是从猫眼里往外看,门口站着一个陌生的阿姨,来人急匆匆地说:“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你爸爸叫我带你去玩,你快跟我去医院吧!”丽丽正想开门,但他一想说:“谢谢阿姨,我还是先打个电话给妈妈吧!”
2.教师:丽丽独自在家时,听见了敲门声,他去开门了吗?他是怎样做的?他是怎么说的?他为什么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