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湘江 杜审言》阅读答案格式怎么样?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
【注】①唐中宗时,杜审言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边陲 。这首诗是他在这次流放途中所写 。
②迟日,春日 。《诗经七月》:“春日迟迟,采繁祁祁 。” ③京国人南窜,意指从京城放逐至峰州 。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句,诗人春天经行一处园林,回想它秋天时的'荒芜和破败,不禁悲从中来 。
B.第二句,写到了南下途中鸟语花香的美好,也传递了诗人即将渡江赴边的愁苦 。
C.第三句承上启下,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感湘江北流,皆因“京国人南窜” 。
D.结尾句中作者借“湘江水北流”点破诗题,又以“不似”寄托自己的无奈慨叹 。
(2)诗中的“悲”“愁”情绪,作者是运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的?请结合这首诗的前两句作简要分析 。(5分)
答案.
(1)A(“回想它秋天时的荒芜和破败”是没有依据的,景依旧是迟日繁华,人的处境却已变为流放赴边,此句是从今天的“悲”追溯昔日的“乐”)
(2)(今昔、实虚、已然和将然)对比、反衬 。(明确其中一方面即可)
第一句写往昔春日游园之乐,对比之下,更加让人觉得当前流放处境的“悲”;第二句写眼前春光烂漫、鸟语花香,这让人欢欣的景物,恰恰反衬出流放赴边途中“愁”的格外浓重 。(意思对即可)
(手法,2分 。简要分析,3分:其中两句诗的合理解说,各1分;整体语言表述1分)
导语:杜审言(约645-约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人(今湖北襄阳) 。后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官修文馆直学士 。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 。“诗圣”杜甫的祖父 。下面是关于他的生平故事,欢迎阅读:
杜审言(约645-约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杜审言的父亲杜依艺做巩县县令 全家迁往巩义 。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 。擢进士,为隰城尉,恃才高,以傲世见疾 。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集判,出谓人曰:味道必死 。”人惊问故,答曰:“彼见吾判,且羞死 。”又尝语 人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其矜诞类此 。累迁洛阳丞,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 。
司马周季童、司户郭若讷构其罪,系狱,将杀之 。季童等酒酣,审言子并年十三,袖刃刺季重于座,左右杀并 。季童将死,曰:“审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讷故误我 。”审言免官,还东都 。苏(廷页)伤并孝烈,志其墓,刘允济祭以文 。武后召审言,将用之,问曰:“卿喜否?”审言蹈舞谢,后令赋《欢喜诗》,叹重其文,授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 。神龙初,坐交通张易之,流峰州 。入为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卒 。大学士李峤等奏请加赠,诏赠著作郎 。初,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云 。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 。融之亡,审言为服缌云 。审言生子闲,闲生甫 。(《新唐书·杜审言传》《唐才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