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经验总结

教研活动经验交流材料
挖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资源
原晓丽
本学年结合我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验课题开展了教研活动 , 主要目标就是挖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资源 , 以便更好的开展教学 , 提高我校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业务水平 , 现将有关认识和做法简单叙述 , 望领导和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
教学资源是能被用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软件和硬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 。我们应该认识到,不仅教学媒体是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也是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和适用程度对课程目标的实现,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有助于学生掌握课标知识,发展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一、挖掘教师资源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课堂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取 。因而,充分挖掘教师资源是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 。现在,部分思想品德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还比较注重学生对知识内容和知识结构的掌握,认为只要学生能背诵知识就掌握了知识,不太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培养,这与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思想是相悖的 。新一轮教学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观,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在实
践和活动中体验、感悟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课堂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下主动获得知识 。
二、挖掘学生资源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学的归宿不在于教师教得有多好,而在于学生学得有多好 。教学的成败不在于教师自己干了多少事,准备了多少教学资源,教师课前的准备只是上好课的重要条件之一,它不是最关键的因素,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教师的主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
1.课前收集资料,发挥主体作用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善于引导学生课前收集相关的资料,既可以收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也可以借助媒体、网络收集相关资料,还可以向有关部门了解情况 。初中的学生已初步形成了是非善恶的标准,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这些资料所蕴含的相关知识就已经初步进入了学生的大脑,课堂上再经过教师合理地引导,相信这些知识就一定会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抹之不去的痕迹 。同时,借助这一手段还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