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说课稿(28)


为体现这一思想 , 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 , 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 , 感知大意
三、合作探究 , 精读理解
四、对话交流 , 领悟道理
五、运用技巧 , 创造表达
六、总结全篇 , 拓展延伸
下面我就依据这六步  , 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得以落实: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 激趣导入
色彩鲜明、富有动感的刺激物最能引起孩子的注意 。因此 , 上课开始 , 我就播放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课件 , 并配以课文的范读 , 让学生对本文的故事情节有一个整体的感性的认识 。这样 , 既为全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 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 , 师生谈谈刚才观看课件的感受 , 对陶罐和铁罐特点形成共识 , 从而进入本课的学习 。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 , 感知大意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所以 , 这一环节的教学 , 我这样设计: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默读、大声读、小声读) , 读时注意:读准音、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
2、同桌互读课文 , 听后评一评 , 教一教对方 , 也可以同桌开展朗读比赛来检查读的情况 。
这“评”与“教” , “比”与“赛”的过程 , 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他们为了教别人而主动学习 , 既掌握了知识 , 又锻炼了学习能力 。同时 , 检查了生字和课文的朗读 。
3、 再读课文 , 思考: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 , 各在哪些自然段?学生读后交流 , 明确:介绍了两件事:
(1)铁罐看不起陶罐 。
(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 , 精读理解
1、通过初读 , 明白了本文讲的事情是铁罐看不起陶罐以及他们各自的命运 , 那么铁罐是怎样看不起陶罐的?他们各自的命运又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我就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 , 合作学习 。组内明确分工:小组长负责掌握小组讨论的全局 , 协调小组学习的进程;“记录员”记录小组学习的结果;“报告员”向全班汇报小组学习的结果;“检察员”检查小组成员学习的情况 。这样组内成员都能“分工合作 , 密切配合 , 各尽所能” 。让他们在组内充分读书 , 重点讨论这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