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的名言怎么写?( 七 )


“自强不息”一语原出于先秦时期的《周易》,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思是说,自然界的四时运行、斗转星移、曰月交替是勇往直前、永不停息的,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人也应效法它而不断进取,奋发图强 。这是用比兴的方式,表达了《周易》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依靠自己的力量,顽强奋斗,执着追求,它是一种积极有为的进取精神,一种坚定信念、坚韧不拔的精神,它能够使人安逸而不懈怠,遇险而不畏惧,胜利而不骄傲,失败而不气馁,使人锐意进取,勉力向上,永不满足 。因此,今天我们 所谈论的自强不息精神的内涵比它在《周易》中最初的表达内容要丰富和深刻得多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因而也必然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最主要、最重要的途径 。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更需要搞好持续不断、扎实有效的教育工作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跨世纪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民族精神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能否后继有人 。为此,搞好对广大青少年的民族精神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 。正如小平同志指出的:“要大力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尤其要对青少年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搞好对青少年的民族精神教育,必须把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分解、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十年前,我买过一本《周易》,实话说,附庸风雅 。买回来,从头到尾十分艰难而且非常痛苦地读了一遍,就在书橱里面睡觉了 。明白了一个道理,记住了一句话 。道理是“语言文字改革是中国文化传播的根本大计”,一句话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我本来想严肃地把这篇文字给挤兑出来,无奈性格使然 。严肃的问题轻松了说,读的人不觉得累,到也是件快事 。前不久,大家都在为杂志停刊的事情奔忙 。我们这些普通老师兼网站勤杂人等,心情十分郁闷 。各大论坛里面贴满了大家的吼叫,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 。今天,水清浅发来了网络教学研究的消息,疆疆感叹“我们河北落后了,要加油”,小李连忙应声“安徽也很落后啊,星火要燎原” 。这算是一组对比么?任你风吹雨打,我就自强不息 。区区一个经济效益,能让《科学课》搁浅?即使搁浅,还会有更多的《科学课》诞生 。在学校,我们被叫做“综合学科”,我想,这种称谓大概就类似于“杂牌军”吧 。办公室最小,教师人数最少,课时最多,工作量最大,学生受众最广 。以前街道居委会常常评比“五好家庭”,我们这群人应该是“五最老师”了吧 。很多老师,是我们身边的过客,短暂接触,便离开了 。但是,有更多的老师坚持了战斗,一直到现在 。于是,他们很多成为学校在全省乃至全国名气最大的老师,成为荣誉最多的老师,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这是什么概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