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课堂读后感如何写?( 二 )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电视中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遥远的大山里有一个状元村,那里的孩子人人发奋学习,先后出了几十个北大、清华生,当采访人员采访他们为什么这么努力,取得这么骄人的成绩时,孩子们的回答让采访人员无言以对 。他们说,就是为了能走出大山,天天喝上甜水 。他们的动力说不上伟大,却那么实在!其实,这就是告诉我们,孩子学习的动力就源于他们的切身需要!我们的孩子们有什么切身需要呢?是自我实现!周教授还分析到:其实,在每个学生心灵中,都有自我实现的潜在需要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为学生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尤其是通过读书与学习来实现自我的机会,否则学生就会自己想办法,寻找别的方式实现自我,比如调皮捣蛋、不交作业等 。由此可见,为学生提供能实现自我需要的舞台是激发他们积极上进的有效途径 。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自己将在这一方面多用心,多探索 。
三、重新认识师爱
自步入教坛以来,一直信奉教师对学生应有无私的爱,觉得付出爱就能换得学生对学习的热爱 。也一直以此为目标时时激励自己 。读了《叩问课堂》后,觉得得重新认识师爱了 。
周彬教授在书中说:“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学生是否愿意读书,并不是因为家长与教师对他付出多少,而是看学生对家长与教师是否有真爱 。也就是说,不是教师爱学生,而是学生爱教师才是真正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如此,老师要做的不仅仅是付出爱,更重要的是要努力让自己获取更多的来自学生的爱 。当然,或许获取爱的前提是付出爱,但目的应是让学生爱自己 。这不是自私,而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学生 。当教师对学生的爱没有激发出学生对教师的爱时,教师就是在浪费自己宝贵的情感资源 。因为学生不但无法体会到你的爱,甚至可能将教师源于爱而做出的种种行为解读成束缚甚至是找茬 。这样的爱,教师付出越多,学生反感情绪越激烈,师生关系越紧张 。彼此的委屈和抱怨也会逐步增加 。因而我想,教师的爱大概不必润物无声,尽可以让学生看见,让学生听见,爱到学生的心坎里,爱到让学生爱上自己 。学生不再厌学,老师不再厌教 。

叩问课堂读后感如何写?


反复阅读周彬老师的《叩问课堂》一书,越读越有味,越读感触越多 。因为我发现书中提到的问题,自己在工作中也不止一次的想过,深思过 。如:“莫把课堂当秀场”“为什么学生不愿意读书?”
“学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是我读书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这本书的封底有这样一段话,似乎与我有“不谋而合”之处 。“学生喜欢的课堂只有两种:一是学生能够真切地参与课堂,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越深,就越喜欢课堂;二是学生意识到课堂是‘自己的’课堂,学生对课堂的主人翁意识越浓,就越喜欢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