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善于发现人才的人
食马者愚昧无知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思想感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慨 。
写法托物寓意
韩愈,乃唐宋八大家之首,文章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但即使是这样的旷世之才,仍被埋没,实在令人痛心疾首,请让我们饱含感情再齐读课文 。
《马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分辨其中的议论和记叙 。
2.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 。
教学重、难点
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某些相关句式的特点 。
2.如何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讲述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导入本课 。
二.介绍“说”这种文体及讲解题目 。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常用华丽的言辞来陈述作者对某事某物的见解,与现在的杂文相似 。“说”为“谈谈”之意,“马说”即为“谈谈千里马” 。
三.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韩愈:字退之,河阳人 。唐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著有《昌黎先生集》,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引导学生回忆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
2.写作背景:这篇《马说》大约作于韩愈初登仕途,那时的他血气方刚,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 。他曾三次上书当朝的宰相,要求提拔 。但很不幸,他的政见均未被采纳 。之后,他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的幕下,始终郁郁不得志 。加上当时政治黑暗,奸佞当权,有才干的人不受重用 。所以,韩愈大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
四.老师朗读课文,学生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及节奏 。
1.字:骈
pián
槽cáo枥lì
才美不外见xiàn
邪yé
2.节奏: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学生疏通课文 。
五.翻译课文
1.指出译文时需要注意的字、词的翻译(采用对比法) 。
2.学生讨论,自主翻译课文 。
3.熟读课文,疏通脉络 。
六.问题探究
托物寓意、以事喻理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在了解了本文大意后,结合写作背景,思考“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比喻含义 。
明确:“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奴隶人”比喻压制、摧残、扼杀人才的当政者 。
七.拓展延伸
电影《天下无贼》中小偷的头领黎叔有这样一句经典的台词:“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学了本文后,大家觉得在韩愈那个时代什么最宝贵?(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假设你是一个有知识、有才干的人,那么你要怎样做才能免遭被埋没的命运呢?
- 体育教育毕业生自荐书怎么写?
- 大学毕业留言集--我的大学怎么写?
- 七年级教学计划怎么写?
- 小学生元旦活动策划书怎么写?
- 幼儿教师考核述职报告怎么写?
- 学校运动会广播稿:跑步写法怎么样?
- 教育工作计划怎么写?
- 大学生驾校社会实践报告写法怎么样?
- 元旦幼儿代表简单经典发言稿怎么写?
- 最新幼儿园预防交通安全应急预案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