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游春》教学反思( 三 )


2、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策略:体悟教学 。
体悟教学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注重以理性认知为基础的非理性认知方式;强调学习者自觉主动的践知态度和践知过程;追求个体内在具有自我指导意义的新质的产生 。”(20xx年第4期《课程?教材?教法》张华龙《课程目标一体化和体悟教学》)其实,正是孔子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创了体悟教学思想、教学精神和教学方式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句名言便是出自孔子的《论语》 。在“游赏泗水”时,孔子没有直接告诉弟子应该向泗水学习做人的道理,而是出自肺腑地赞叹“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听了孔子的宏论,弟子们大为惊讶并深受启发,于是子路悟到应该“有福同享”,颜回悟到应该做‘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
他们都悟到了也要做一名“真君子” 。孔子不留痕迹的体悟教学艺术可谓出神入化 。我们在实施体悟教学时,首先教师要对文本有体悟,教师的体悟是学生体悟的基础和前提 。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教育敏感和智慧,需要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全身心投入,把自己的体悟作为一种资源,反思自己的体悟,放大为活动的后继目标;其次,诱导学生体悟也是十分关键的 。后继目标往往是建立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上的,不是*告诉就能够实现,而是一个自我思辩、自我建构、自我提升的过程,是一个“文本价值”内化为自我精神经验的过程 。这个过程必须要求学生思想、情感、精神的亲历 。教师的作用只是诱导,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去艺术性地诱导,促进学生的反思和体悟 。
最后,我们要承认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学生学习经验、生活背景、心智发展水平等方面造成每个学生个体都不仅相同 。我们要正视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差异性 。学生的体悟也有差异性,比如“游赏泗水”后子路、颜回的体悟就各不相同 。作为教师要把学生体悟的差异性作为宝贵的资源,借以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 。
感悟三、务必建立“春意更浓”的师生关系 。
“亲其师、信其道 。”和谐、融洽、友善的师生关系会使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满魅力 。假如我们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和学生远而离之,不闻不问,只能使师生关系处于“游离”状态,必然降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 。孔子深切品尝到师生关系进入良性循环状态的“甜头” 。《孔子游春》最后一句写道: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这“更浓”的“春意”,我认为完全可以理解为师生的和谐默契和教与学都达到一种人生价值高度所带来的快乐 。孔子妥善处理和弟子间的关系,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呢?